世紀.味無味集:東風寒食換潤餅
楊子葆 03/04/2018
清明將至,台灣清明過節除掃墓祭祖、慎終追遠之外,潤餅也是應景美食。潤餅是一種很像春卷,卻更古老的食品,據說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在春天以五辛盤祭祀春神之古禮,與春卷不同的是潤餅不經油煎、油炸,餡料亦需放冷,據說與流傳已久的寒食習俗有關。
寒食?我想到唐朝「大曆十才子」之一韓翃〈寒食〉七言絕句,以及有趣軼事。
孟啟《本事詩》紀載,唐德宗曾御筆欽點「駕部郎中知制誥」之職「與韓翃」,但當時同名「韓翃」者有兩位,另一位時任江淮刺史。於是人事單位只好再向皇帝請示,「御筆復批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又批曰:『與此韓翃。』」
寫寒食詩寫出一個官位,後來更傳為佳話,這樣的好事,大概只有古代才會有吧?
暮春冷食則據說跟春秋時期另一個故事有關:晉文公平亂上位,功臣介子推卻不願受祿避居綿山,引發廣泛爭議,國君懊惱之餘下令焚山逼迫,介子推不幸燒死。事後晉文公悔恨不已,欽訂「清明」,節前一日全國不可舉火,是為「寒食節」。
但後人舉證歷歷,寒食節禁火習俗起源應與介子推無關,而介子推受焚而死的故事亦未必屬實。目前歷史學界一般認為,寒食節可能源於古代改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採用不同的樹材鑽木取火,即所謂「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人們一律棄舊火、迎新火,在新火未至的空檔,則禁火冷食,就像齋戒一樣準備身心,中國歷史很長一段時間「改火寒食」都是一樁換季大事。而自東晉起中原數度戰亂,人口大量南徙,因此閩台潤餅其實保存了中華古代春祭冷餅之俗。
春祭冷餅古老原型係包裹蒜、蔥、薤、韭、興渠(即香菜芫荽)五辛之麵食,先祭祀後食用,「辛先入肺,久而增氣」,故能「開五臟、去伏氣」,迎接新的一年。五辛又名「五葷」,此「葷」係形容詞,指的是五種含有「大蒜素」(Allicin)的蔬菜,食用這類蔬菜後,在血液中會釋放出氧化亞氮,能令血管擴張,放鬆平滑肌,中醫認為可以促進性慾,影響情緒,不得清心,故貶稱「葷」。
然而發展到今天,台灣潤餅以不忌葷,甚至必備葷料,北部多為紅糟肉,南部潤餅肉餡則以切片香腸或滷肉為主,豪華版本還見切片烏魚子。台灣潤餅南北不同之處還有:南部潤餡料多先經熱炒後放冷,北部川燙;最重要的調味料花生粉,南部必定加上一層厚厚糖粉,北部少糖,甚至不用。各地還各自特色,譬如餡料多了本地油麵,加入海苔絲、乾蝦米等海味,甚至抹上甜麵醬,反映了不拘一格之多元精神。
改火寒食緣由罕有人記得,而源源傳承又在地化了的潤餅卻已成為台灣公認春天美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