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19

如何收拾上一代爛攤子 與《花椒之味》導演麥曦茵對談 紅眼

世紀.五無閒話:如何收拾上一代爛攤子 與《花椒之味》導演麥曦茵對談

紅眼   20/09/2019


 
    《花椒之味》選定今年中秋節上映,相信是為了呼應電影裏面「大坑舞火龍」這一幕故事情節。人月團圓,亦符合作品寄意一桌麻辣火鍋,消除世代隔閡,修補親情缺口的故事主題。但在今日,同枱食飯殊不容易,觀眾會不會入場看《花椒之味》,要考慮更多客觀因素。


 有人因為公開撐警的鍾鎮濤有份演出,情願不看;有人因為《花椒之味》屬於大陸資金合拍片,甚至認為題材維穩,宣揚中港台一家親,揚言杯葛。其實,未審先判,就是文明崩壞的開端,而沒看過,更當然不知道,導演麥曦茵在電影中的主題,便正好刺中當下社會忌憚溝通、沉迷對立的一群。撕裂過後,如何放下執著,收拾上一代的爛攤子?探討親情之餘,同樣側寫了今日的香港。


 認識麥曦茵導演已經一段時間,觀乎過去作品,或閒常傾談電影與文學的鮮明態度,要她老老實實改編張小嫻的通俗愛情小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果然,電影《花椒之味》名義上雖是改編張小嫻的原著小說《我的愛如此麻辣》,但其實,電影裏面沒有太多張小嫻的影子,卻有着無數麥曦茵的自身投射。鄭秀文飾演的女主角夏如樹,傾盡心力經營父親留下來的麻辣火鍋店,情願捱下去都不願意賣店散伙,跟下屬進退與共,是名副其實的一個都不能少。我想,當中不多不少是她近10年來默默經營電影團隊的心聲。

 又或者,像賴雅妍飾演的夏如枝,離家出走,朝着國際桌球選手之路默默努力,卻被心軟嘴硬的母親劈面一句「沒有獎金的比賽,獎盃都特別大」,否定了她的人生志願。不是像麥曦茵,而是她就是麥曦茵。畢業未幾拍出一鳴驚人的《烈日當空》,耀眼過後轉眼10年,電影生涯仍然遇到無數跌蕩起伏,毫不平坦。獎盃不能用來吃飯,這個殘酷的現實,相信她最明白不過。
 

抽取原著側寫家庭

 原著《我的愛如此麻辣》屬於書信體愛情小說,想當然是張小嫻的一貫風格,着墨於男女糾纏關係,但麥曦茵形容,對此流行小說題材,或原著所用的1990年代香港視點,她並不是太有共鳴。「但我較為被當中麻辣火鍋小店的元素吸引,以及小說中女主角向男友複述,父親原來另有兩個來自不同地域的女兒,側寫父親到處留情。」經麥曦茵編導的《花椒之味》,實際上只抽取了故事某些概念,及同父異母的中港台三姊妹設定,而且,原著側寫的部分,則改編成主線情節,發展出一個集中探討家庭、倫理的親情電影。「我希望探討的是,當代女性在不健全的原生家庭中成長,如何影響她們的自我認知、家庭關係及兩性價值觀。」


 又因為這種特意的「本末倒置」,雖然《花椒之味》需要依隨許多心照不宣的合拍片前設,但嚴格來說,仍是一部自由度頗大的原創作品。至少,麻辣火鍋店三姊妹的「大家姐」鄭秀文,監製許鞍華,導演麥曦茵,都是香港班底,跟2017年在大陸電視台播出的同名美食偶像劇《我的愛如此麻辣》並非同一規格。

 再說,張小嫻多年來都悉心經營一個很懂愛情,能夠將情慾戀事一語道破的「愛情小說天后」形象;麥曦茵則剛好相反,我不認為她特別懂愛情,或感情,然而,《花椒之味》的劇本能夠寫得細膩溫柔,便是出於這份不懂。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相處,就是因為距離愈近,愈是沒有把握,失敗得太多,才會像這三姊妹,一再奔走、困惑、跌倒。儘管原著小說和電影的命題都關於情感角力,不過,差別在於張小嫻的愛情小說寫得精美,麥曦茵則更擅於鑽探複雜的情緒變化。
 

好勝心阻真正溝通

 故事之中,因為風流父親過世而在葬禮上相認的三姊妹,各自糾結於三段親情關係,特別喜歡那一對貼錯門神的台灣母女,即是夏如枝和她的母親。離家出走之後,兩人表面上母女反目,斷絕往來,但其實互相着緊,暗中打探對方的近况,只是不談、不見,不願和解,而母親每一次想跟女兒言歸於好,都反而將矛盾加深。麥曦茵形容:「她彷彿想親近女兒,亦同樣期望女兒明白自己,但她忘記了最重要的溝通過程,你想接近對方,首先你要明白對方,如果你強行上前擁抱一個人,而其實你不明白她,她最終只會把你推開。」溝通的障礙,有時是基於雙方的價值觀差異,有各自不同的渴求,不過,麥曦茵語帶自况,認為在更多時候,人們並非不明事理,而是不想,出於一種明知而為的沉迷對立,偏要執著跟對方過不去,純粹是愛說反話。

 「你可以套用在父母和孩子,老師和學生,甚至社會上任何一個角色關係。我們的溝通出現了什麼問題?」當雙方都缺乏同理心,拒絕聆聽和理解,好勝心便會主宰一切:「為何雙方會說得愈來愈大聲,情緒愈來愈憤怒?因為他們都並非真的要讓對方聽到,亦不想聽到對方說什麼,他們只是想贏,在這一場溝通上打勝仗。但這種勝利是不講邏輯的,只是靠大聲,去蓋過對方。」說罷,麥曦茵感慨:「溝通的最大障礙是,到底我們的本意,是否真的想跟人溝通?」

 她提到,自己為《花椒之味》設了一個副題,就是主題曲《好好說》,要化解衝突仇恨,電影憑歌寄意,最後一幕亦留下了善意的激勵信息,願大家都擁有回頭的勇氣,在愚蠢過後重新練習,原諒、釋懷,放下過去的執著。
 

集體傷痛 各有選擇

 當然,電影主題是關於個人頓悟,及家庭倫理的衝突,在這樣的視點之下,無意做太多穿鑿附會的政治解讀。但我始終相信,修身齊家亦是國家大事,在我們眼前,今日的香港社會,不就有着太多過於偏執、煽動仇恨的對立例子嗎?上一代遺留下來的麻辣火鍋店,捨棄和挽留,都是一座城市的隱喻。

 故事提到,牙痛可以用花椒鎮痛;吃辣更是一種既自殘,又是自我療癒的過程,以舌尖上的痛覺,轉移注意力,遮蓋另一種更巨大的痛,忘記自己所受的傷。是人生成長、離別的傷痛。那麼,時代的集體傷痛,因對立而來的情感裂口,又從何縫補?三姊妹深信,若找到父親失傳的獨門秘方,麻辣火鍋店就能起死回生,那麼,香港呢?

 要收拾這個上一代的爛攤子(父親留下來的火鍋店),有人會建議善價而沽,盡快賣掉火鍋店,無謂自討苦吃;有人會選擇留下來,堅持信念,直至將秘方還原,或嘗試改良,做出一條更好的秘方。無論如何,過去不可重來,未來都是一場相當漫長的考驗。

 面對集體傷痛,不同人有各自的選擇。而吃辣的程度,同樣因人而異。能不能吃辣,其實也需要時間去學習。

 正如今後,對很多人來說,與親人相聚,同枱食飯都是一場五味雜陳的艱難修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