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仲儀:公民社會力量毁 只剩無力感
卸任公醫協會會長
憶當年1300醫靜坐爭得加薪
朱韻斐 (明報記者) 21/06/2021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本月中已卸任,回顧兩年工作,該會曾在反修例運動中發聲明譴責警方近距離向示威者開槍,結果遭大量「抹黑」,窩心的是數百會員出席會員大會支持執委會發聲。協會6年前曾號召1300名醫生靜坐要求加薪,政府和醫管局高層都要到場對話,終成功爭取加薪。馬仲儀說不知那會否是「最後的黃金時期」,政府目前已少諮詢該會,而《港區國安法》下瀰漫白色恐怖,發聲已無法帶來改變,只剩無力感,慨嘆公民社會的力量已被摧毁。
反修例譴責警方遭「抹黑」 數百會員撐聲明
馬仲儀2019年6月上任公共醫療醫生協會(PDA)會長,即遇反修例運動,其後世紀疫症來臨,關心公共衛生事務的PDA捲入社會漩渦。前年國慶日荃灣有警員近距離向示威者開槍,PDA發聲明強烈譴責警方蓄意射傷市民,「與行刑無異」。馬說,PDA的信念是那次槍擊在人道上不合理,但業界以至社會都有兩極反響,PDA收到很多「抹黑」言論。
發聲明後幾天是PDA特別會員大會,當日反蒙面法頒布,社會動盪,交通混亂,過去一般僅有數十人參與的大會,卻有數百人出席,為了支持執委會發聲明,馬仲儀感到特別窩心,「讓我們知道,我們關心的事很多前線同事都關心。可能今時今日站出來發聲的人已不多,但不代表大家無感覺」。
當年靜坐高官到場聆聽 如今或告犯聚
馬仲儀於2014至15年擔任PDA執委,2015年發起1300名醫生在伊利沙伯醫院靜坐爭取加薪3%,時任食衛局長高永文、副局長陳肇始、醫管局總裁梁栢賢和主席梁智仁等到場聆聽,最後成功爭取加薪。那時能凝聚數以千計醫生,她問:「這會否是我們最後的黃金時期呢?……今日再去伊利沙伯醫院申請(靜坐),會否批准呢?今時今日可能被告犯限聚令,第二,還會不會有高官下來見你?第三,是社會輿論……今時今日相類行動很易招至反響。」她說,以往每遇上流感高峰病房迫爆等,政府會與PDA商討,「政府在某個時段當我們是其中一個橋樑去溝通公共衛生事務」,但她感覺自2019年反修例運動,雙方溝通減少。
稱政府偏聽 仍信發聲重要
今時不同往日,馬仲儀說,以往政府會較廣泛諮詢不同層面,包括反對聲音,現在較偏聽。她說過往專業界別人士點出社會問題,由代議士在議會提出質詢和監察政府,現今能洞察社會問題的專業人士縱使仍在,但失去不同派別議員在議會制衡政府。她說,在港區國安法下,「甚至無人可以肯定你批評政府是否會犯國安法」,發聲無法帶來改變的無力感加上白色恐怖瀰漫,「我覺得公民社會的力量係摧毁咗啦」。她說仍相信發聲不是絕無意義,點出問題讓市民看見,本身就重要。
如何評價如今PDA的影響力?她猶豫後慨嘆:「其實工會的影響力深不深,到現在有時我都覺成疑……為何我回答時猶豫?因為當你講影響力時是講爭取到什麼,而這兩年很難說你爭取到什麼,但工會可能就是唯一幫同事發聲和爭取。」
嘆社會無路可走 為新人仍願「接莊 」感恩
連任兩屆會長的馬仲儀已卸任,以往會有同事自告奮勇接任,今屆花了數個月找「下莊」,有醫生不清楚自己還會留港多久,有些則不願高調參與工會,她一度擔心「斷莊」,新人願「接莊」是種恩賜,「你說今日PDA散了亦無話可說。香港社會已去到無路可走的地步,他們仍然肯出來繼續走這路」。
嘆醫護罷工被秋後算帳
為未助平反感愧疚不忿
在新聞搜尋引擎找「馬仲儀」,她任PDA會長兩年間有逾千條新聞報道其發言,遍及流感高峰病房迫爆、疫情下醫護保護物資和津貼問題、引入海外醫生、反修例……但敢言背後招來投訴。如今卸任會長,她回想醫護罷工求封關被「抹黑」成有政治目的,同事更被秋後算帳,自己未能為他們平反,也未能爭取新冠肺炎納入職業病,為此感惋惜、愧疚、不忿。
因政見立場被投訴 被誣揑法輪功學員
馬仲儀在反修例期間多次就警民衝突發聲,去年7月有傳內地派醫護來港協助全民檢測,她又質疑成效及香港無相關引入機制等。她形容其言論可能「觸動到某些人的神經和利益」,她被誣揑為法輪功學員,又被指控罔顧人命。她說醫委會接獲醫生投訴由每年幾百宗,升至近兩年每年數千宗,膨脹的投訴主要涉政見立場和言論,「我點會榜上無名呢?每個醫生被投訴時都會感困擾;被投訴時需認真處理,我亦然」。
2020年初醫護罷工要求封關防疫,馬說政府始終無認真聆聽,一刀切「抹黑」為有政治目的,同事亦被秋後算帳。她說工會不斷勸食衛局、醫管局總裁和主席要小心處理,強調不接受秋後算帳,扣薪非最美滿結果,又對未能為同事平反感惋惜。
惋惜新冠未納入職業病 有考慮移民
另一樣令馬掛心的是新冠肺炎未納入職業病。據她所知醫管局染疫員工仍有索償,能否獲賠言之尚早,更甚是若基層染疫,僱主主動承擔責任的個案寥寥可數,「我們都是工會成員,整個香港工人權益我們都有責任」。
當了兩年會長,馬仲儀捨棄爭取海外進修的機會,新一年她會在執委會輔助新會長,投入工會時間較少,會考慮進修。談及未來,她說跟全港中產一樣有考慮移民,「這的確已不是當初你成長和生活的香港。你都要為下一代考慮是否應在這個地方成長,這是簡單的問題」。
稱業界反對免試引外地醫生
政府不正視
港府為免執業試引入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修例,行會成員林正財曾稱沒聽到很強烈的反對聲音。馬仲儀反駁稱,業界已很清楚表達反對,政府不是聽不到,但正視與否是另一回事,「社會氣氛不容許我們有激烈行動,如激烈行動就被捕入獄了」。
執業試有「附加價值」
稱外地醫生變毫無準備下執業
執業試除評核醫生水平,她解釋考試有其「附加價值」,考生在準備考試過程一步步認識本地疾病模式、本地醫院應用的英語,一年半載的實習期亦讓其熟悉香港醫療環境,當成為駐院醫生時就可獨立工作,形容新制「完全剝奪了所有這些準備考試和做實習醫生的時間,變成毫無準備下,獲醫管局聘用就開始臨牀工作」。她說不清楚醫管局日後會否為這班醫生提供額外職前培訓,但質疑本地醫科畢業生同樣希望獲更多培訓,公院是否有足夠人力物力提供。
嘆前線醫生不被納入院校名單委會
新制下認可外地醫學院的畢業港人可免試來港執業,但她對能否透過大學名、排名、課程內容決定哪間院校的畢業生更適合在港工作存疑,稱前線醫生最清楚前線工作需要的特質,但偏偏決定認可院校名單的委員會無納入前線醫生。
新制下來港醫生取得專科資格後,在公營機構做5年並獲僱主確認其服務滿意稱職,即可在港註冊。馬仲儀說,目前醫管局的績效評核主要看其責任心、合作性等,至於該醫生對香港的醫學倫理和法律、病症轉介分類、公私營分工認識等則評估不到,「醫管局的評核就要背起等同於醫生執業試程度的責任」,過了評核即等同考獲執業試水平,日後醫委會不再參與評核,「(來港醫生)做夠5年(醫委會)就蓋章(通過正式註冊),下一次見他就是被投訴的時候,醫務聆訊見,到時我們做的只有懲罰,大家都不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