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人物】
每周海灘執垃圾 南丫女:努力愛這地
點算廢樽「品牌調查」 交環團作企業倡議
陳冬綾 (明報記者) 28/03/2021
南丫島的海灘是島民陳Wing一周一會的「情人」。自去年炎夏,陳Wing大部分時間在家中工作,省了坐船出市區的時間,便每周划直立板或攀山涉水到偏遠海灘清理垃圾。每次「淨灘」後,她都會點算膠樽數目、記錄品牌,將數字交予環團作企業倡議之用。陳Wing深明,海岸垃圾沒有拾完的一天,唯有持續監察、恆常清理,藉此守護她所珍重的南丫海岸。
在家工作省通勤時間
天未亮偕島民划直立板出海
周六的南丫島滿是遊人,一身行山裝束的陳Wing和朋友一行10人,遠離熱鬧的大街,沿着小路、穿過石澗前往白鴿坑淨灘。在本地手機應用程式公司工作的陳Wing,因疫情在家工作,騰出不少時間留在島上,與鄰居一同划直立板出海探索。約半年前,鄰居發現一個海灘上有多袋垃圾,提議眾人以直立板將垃圾運走。自此,陳Wing和一班島民便恆常到不同海灘清理垃圾,有時天未亮,她和幾名島民已在南丫島發電廠旁的海邊,一人一塊直立板,睡眼惺忪地划到海灘清理垃圾,約9時回航,準時回家開電腦上班。
尋「異物」驚喜多 垃圾變新鞋
訪問前兩周,陳Wing才到過白鴿坑淨灘,這天甫到埗,便見灘上滿是七彩的包裝紙和發泡膠箱,「嘩!兩星期咋喎,又咁多?」眾人放下背包,戴起手套,帶隊的Stanley向大家分發尼龍袋,10人分散石灘不同位置俯首彎腰「尋寶」。淨灘團隊以女生居多,每當執到「異物」,大家都會放聲:「有張膠櫈呀,仲坐得㗎!」、「呢度有隻鞋!」、「枕頭都有,充咗氣𠻹㗎。」陳Wing說,早前有人在灘上拾到一雙新淨的New Balance球鞋,拿了回家穿。
發泡膠成河 出動巨筷防水衣
覓醫療用品「最深刻」
白鴿坑有一條約兩米深的「發泡膠河」,水面漂滿發泡膠箱和垃圾。Stanley穿起防水衣走進河裏將發泡膠撈起,其他人則在河邊,以木條製成一對巨型筷子夾起垃圾。這日發泡膠河上卡了一個大車胎,叫眾人束手無策。陳Wing回想兩年多前,說:「(超強颱風)山竹之後來過睇,當時水面堆了3至4層發泡膠箱,延綿超過5米,好誇張!」
除了浮標、發泡膠箱和膠樽等「常客」,陳Wing亦發現不少口罩和醫療用品,甚至曾拾到帶有針頭的針筒,「老實說最深刻一定是發現醫療用品,因為你唔知佢入面係裝咩、掂過咩人,疫情之下,係咪應該更注重醫療用品的棄置方法呢?」在眾多海岸垃圾中,她特別抽起膠樽做紀錄,為響應環團早前提出的「品牌調查」,藉着灘上各品牌的垃圾數字,向相關企業作倡議,「發泡膠很輕,如只計算垃圾重量,未必能反映嚴重性,唯有數字最有說服力」。
「維他加一、清涼水加二……」眾人在灘上插起拾獲的一支旗,並圍在旗下逐個膠樽點算。陳Wing說,早前曾兩度清理南丫島一海灘,合共拾了近2000個膠樽。垃圾不會說話,卻能反映人類的消費模式,陳Wing嘗試分析垃圾出現的成因,「最近見到最多的是維他水,會否因為近年價格較低所致呢?」烏龍茶膠樽數量亦多得令她驚訝,「淨灘後去行山會留意多咗,發現真係有好多人唔飲水就夾住一支茶上山」。
兩小時裝滿30袋 最重14公斤
淨灘約兩小時,帶來的30多個垃圾袋全部載滿,每袋重1公斤至14公斤不等。由於山路崎嶇陡峭,難將垃圾帶走,唯有聯絡食環署派船前來收走。陳Wing說,早前在礁石較多的海灘,船無法靠岸,他們只好組成人鏈、在陡峭的山路上扶着繩索,將垃圾逐袋運走。
在烈日下淨灘,好比體能鍛鍊,絕不輕鬆,陳Wing卻視之為一份責任,「最近常常聽到有人移民,但我相信仍有很多人正留下努力的,大家只是以不同方法保護香港、愛這片土地」。對於陳Wing,淨灘正是她向這片土地表達愛的方法。
一瞥龜鼻插飲管 決心走塑換動物安樂窩
盡力實踐環保的陳Wing,也曾過着「即棄生活」,直至看到海龜鼻子插着膠飲管的照片,才開始反思及改變生活習慣,盼還動物一個真正的自然生境。
6年前,任職平面設計的陳Wing習慣每天到茶餐廳買奶茶、叫外賣,她深刻記得,有次清潔工到設計部清垃圾時說了句:「嘩,未到中午個垃圾桶已經爆晒?」那時她想起海龜鼻子插着飲管的照片,感覺自己有責任保護環境,自此開始自備外賣杯及食物盒。她認為,日常消費時未必人人可以聯想起消費與垃圾的關聯,只有在了解事件的嚴重性後才有動力實踐環保。
其後,陳Wing轉到現職的手機應用程式公司工作,該程式主要記錄行山路線及舉報受破壞的生態地點。跟進舉報個案時,她看到各種生態被破壞,感慨不已,「有次在貝澳看到一群牛吃草,但旁邊就是一堆非法傾倒的泥,我會想:為何人類對大自然造成的傷害,要動物去承受?」她自此更大決心實踐「走塑」生活,「當你見到一隻好靚的蝴蝶,你都會想牠在一朵花上,而不是在垃圾上啦,是不是?」
YouTube片「帶」港人淨灘 信「力量會變大」
淨灘之際,陳Wing在石頭上架起腳架和相機,不時對着鏡頭介紹眼前「寶物」。3個月前,她開設YouTube頻道,以影片記錄淨灘過程,希望以「第一人稱視角」帶港人淨灘,了解南丫島海岸垃圾情况。
「疫情之後人人都行山,那麼我就下海,避開人潮。」陳Wing頻頻淨灘,卻發現網絡上沒有港人拍攝淨灘相關的影片,因而冒起拍片念頭。她將頻道取名「SEA忽」,笑說是自己忽然想做一些與海有關的事,頻道便因而得名。
「讓觀眾感受下幾多垃圾」
帶着航拍機與GoPro到達海灘,每當發現奇特的垃圾,陳Wing便會開機拍攝,高爾夫球桿、車胎、充氣泵……逐一拍下,再以航拍記錄淨灘前後對比,「光看照片一定沒有現場看這麼震撼,所以我想用第一身拍片,讓觀眾感受一下這裏有幾多垃圾」。過去從未接觸過影片製作的她,由零開始上網自學剪片,曾剪片到凌晨4時才睡。
頻道的訂閱人數仍不過百,但收到不少正面回應。有網民問她能否參與淨灘,也有人查詢前往海灘的路線。由於海灘位置偏遠、山路崎嶇,她考慮安全問題,未有公開路線。她說朋友看完她的影片後,行山或到海灘時亦嘗試清理垃圾,成為意外收穫。「一個人力量的確好渺小,但每個人都有影響力,只要用你的方法話畀人知,慢慢加埋就會變咗一個大力量。」陳Wing如此深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