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0

世紀.六合文藝:香港作家如何迎戰小粉紅

世紀.六合文藝:香港作家如何迎戰小粉紅

袁兆昌   21/03/2020


    是日訪問關於香港詩人陳麗娟和劇作家陳炳釗二人參與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下稱IWP)短暫留美時主講的一場講座:The Impact of Anti-Extradition Bill Movement on Art and Life in Hong Kong,網媒雖有二人演說內容,講座背景、現場狀况,以至作家近况,尚待記錄。

    「反正我就過着流徙式的生活。」口罩隔開陳麗娟的話語,没有隔開的是話裏似已被消化的情緒。她在汲取「流徙」主題的作家作品,每天都着手爲自己的創作計劃,也有賴以餬口的翻譯工作。昔日居室背山而立,今日落户市區新居,從僻遠的孤獨到鬧市的孤獨,流徙,成爲她的日常,昔日爽朗似有不一樣,卻又讓人覺得豐盛、痛快 :「是很自由的,你可以生活得像一個『作家』,可以沿着河畔寫作… …」詩人在河畔卻無法心安,心裏記掛的是家裏正發生的、頻繁的抗爭。

身在愛荷華 心繫香港社運

「每天早上就看到香港『開戰』。」陳麗娟和陳炳釗不約而同,分享到他們去年在愛荷華的作家生活,說了同一句話。「開戰」是指港抗爭者在衔頭抗爭屢遭疑似執法人員血腥暴力鎮壓,「每天早上」是指港美時差的一晝一夜,身在美國,醒來一開手機就是香港晚間的抗爭現場。人在異地,無法即地接近卻又如此接近。没想到的是,訪談後一周、維持抗疫狀態的香港,旺角又「開戰」,有人昏迷倒地,有人疑似被扭斷手腕 ; 立法會通過預算案,打人者月薪又漲了,現實比許多作家筆下的世界更荒謬,文學連模擬現實、反吷現實的所謂功能都暫時失效。 

    陳炳釗是香港首位參與IWP的劇作家,20多位駐校國際作家,有來自上海、韓國、墨西哥、阿根廷等地的劇作家。各人駐校兩三個月,各自實踐寫作計劃,有留意香港的、有所知不多的、有當地抗爭經歷比香港更豐富更慘烈的。出發前,他問董啓章 ( 2009年IWP駐校作家) 愛荷華的情况如何,大約是個「很文學圈」 的氛圍。陳炳釗幾度改編董啓章小説 (《Ⅴ城繁勝錄》、《天工物 · 栩栩如真》等) 爲劇場作品,把一個 「邊緣」 帶到另一個「邊緣」一一從香港文學作品到實驗劇場、小劇場,「身分」、「香港」、「解殖」… …要把這些關鍵詞帶進愛荷華,如何是好,尤其香港本土劇場作品。香港作家都有一册英譯選集,略看陳炳釗劇本選節,一中一英,中文全是香港話,英文翻譯儘管盡得神髓,還需讀者先了解香港背景才有體會, 「有一場 screening 已經好好」。


進駐校園惹中國留學生關注

    陳炳釗帶來幾個劇本選段,如改編自劉以鬯《對倒》的《對倒 · 時光》,又如他自己的創作《午睡》:「當你接受所有嘢都已經返唔到轉頭呢個事實之後,你又好似開始慢慢見到前面條路可以點行,慢慢見到另一個世界,一個我哋喺七十年代嗰陣根本完全想像唔到嘅世界。」説這番話的是主角一一昊,昔日走在學運前線的知識分子,開始編劇生活,藉電影尋找一個夢,以夢作爲反抗現實的工具。從火紅年代到尋找自我價值與身分的年代,吴活在時間斷層之間。

    活在時間斷層… …香港作家何嘗不是,在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又何嘗不是。每屆 IWP 作家都向世界各地的作家報告他們的創作,往往談到與世界不認識的香港另一面。陳麗娟比起歷屆作家報告得更多,也出席了兩場不一般的場合,向全球發放信息,一是美國國務院向全球發出呼籲,成爲愛荷華首位在國務院就本土社會運動發言的香港作家,二是 IWP 與 Center for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 ( CAPS ) 合辦的講座,去年10月29日中午於校園課室舉行。其時密密麻麻佈滿全球的中國留學生,但凡香港留學生張贴連儂牆、都有「小粉紅」之玻璃心易碎社群的蹤影,輕如撕紙,烈如施暴,無所不作,無處不在。

    據陳炳釗的觀察,當地出席者年紀偏大原擬可供當地學生聆聽的講座,陸續進場的竟是中國留學生 ; 課室座位不夠,他們就坐在地上。觀衆群都在陳炳釗想 像以外。他倒没有特别記住這次講座與觀衆的每一次對答,訪談期間,才喚起記憶。1980年代至今,陳炳釗的劇場工作從來没有停止過 ; 多年受訪、受關注的作品與劇場「運動」,啓發和組織了香港一代又一代人。在愛荷華,有位關心香港情况而又報稱愛國的熱心人,與陳炳釗討論時,忍不住説 :「你們的 (劇團) 名字明明是『前進進』!」好一首「進行曲」、好一個鼓動國民一往無前捍衛民族的關鍵詞,兩地人心距離偏又因時因事忽遠忽近忽冷忽熱,兩地人、幾代人,總有説不出的、難以互通的情懷吧。

「小粉紅」一談民族便激動

    至於眼前的「小粉紅」不似預期,講座期間並没有「前進進」,原擬的抗議示威演變成「乖學生乖乖上課」事件。他與陳麗娟商量過,有了共識,一半講自己圈子 (文化藝術圈) ,一半講社會 :「有些列了項,但没仔細講。許多生活都停頓了。大家開始構想另類消費方式,即所謂的『後物質主義』,當時還未有『黄色經濟圈』的討論。至於劇場圈的狀况,好多團都没有夜晚場… …」到在講者答問環節,才見海浪。

   「這不是 IWP 常規活動。」二人憶述時,都補充這場講座的性質,是 CAPS 因應駐校作家當地現况,特設一場活動給學校學生 ; 主辦方得悉將有學生示威抗議,有見各地相類示威均會在校園發生暴力衝突,遂提示學生關於簽證的一些條文。忘情護主的粉紅救兵事先張揚,讓各方都有充足準備。留學生有没有把粉紅色激情收斂起來 ?「都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群人。結果大家問的問題、説話的內容,都與講座無關… …」甚至有人早有準備,站起來就説他們的講稿 : 美國民主、憲政民主的漏洞、問題,並不值得追求… …「都很難回應,他們英語很好,語氣卻倔强。又有另一人講香港 GDP 的變化,問香港是不是要反省一下。」陳炳釗回應時問,GDP 是人最基本、最重要的東西嗎 ? 她没有回答。「我跟他們説,我和陳麗娟不是來辯論的。」有女學生帶電腦來,全程都看得出她的激動和憤怒,甚至想即場展示她收到的新聞圖片。亦有人提議,不如大家盡量不重複內容,引來一個學生説「我們有言論自由」(「言論自由」? 這恰是大陸學生不曾有過、留學美國才有深切體會的宣示 ? )。有來自中國的教授主動爲這個環節打圓場,大意是説,現在看到的、分析的觀點,未必是大家自己的、將來一定會堅持的觀點,這些觀點和分析是會變的。像他自己一樣,離開中國一段時間,許多想法都改變。他勉勵學生適宜開放一些,去思考問題。事後,有學生誠心地説,很高興能有這一場溝通,覺得大家的不了解,可能源於在中國長大的愛國教育,一談民族就會激動起來而已。

從紛红戰爭到肺炎之疫

    回到香港,陳麗娟繼續創作、翻譯、陳炳釗繼續善後一一香港表演場地大都由政府管理,甚少私人場地 ;從抗爭到抗疫,許多場地都受客觀環境影響,正考驗着劇埸生存空間。一場粉紅戰爭喚不醒留學生,一場武漢肺炎戰疫竟又提醒着這個民族,自己在留守土地,自己的人權狀况如何。歷代文學與作家都救不了這個民族,今日香港也走不出困境 ; 記錄下來的,或記錄不來的血迹,不是革命,純屬戰爭,勝負未分。半年前,粉紅色在外地介人香港話題,今日甚至介人香港餐室的待客原則,文章漸漸攻佔媒體,談的並非如何爲抗爭貢獻更多,僅屬自身與香港之間的描述與反省。香港作家在愛荷華的經歷提醒我們,香港和世界尚有更多價值觀念的戰爭要防守,我們要牢記,何謂莊敬自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