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20

初中通識書刪遊行六四集會照 去「殖民」字眼 「本土」改「本地」 明報記者  

初中通識書刪遊行六四集會照 

去「殖民」字眼 「本土」改「本地」

明報記者   25/08/2020


    6間出版社高中通識教育書經教育局審閱後,刪三權分立、公民抗命等內容,內地官媒形容是刪除「毒素」。至於初中通識書,今年亦有一套課本改版,比對去年7月初版書,新版刪去爭民主遊行、六四燭光集會照片,刪「香港本土意識的興起」內容;亦更改字眼,包括「本土」改為「本地」;新書課文不再有「殖民」字眼,「英國殖民地」、「殖民管治」字詞,均以其他說法取代。 

初中通識「不應開辦」課本毋須教局審  

    教育局稱,2019/20學年129間中學(29%)設初中通識教育科。局方去年起向學校指明不應開辦初中通識,又指坊間所謂初中通識「教科書」未經教育局審批。初中通識書毋須送審教育局,但按局方非「適用書目表」網頁,雅集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雅集初中基礎議題》,適用中一至中三通識教育科,5本單元書今年有新版。 

「成為英國殖民地」變「落入英國管治」

    本報翻閱「今日香港」單元的2020年修訂版及2019年初版,發現多處改動(見表)。部分跟雅集高中通識書修訂一致,包括刪「三權分立」字句,以及「本土」變「本地」。

    至於有關香港發展史的課文,涉及「殖民」的字眼刪去或以其他字眼取代,包括刪掉「香港因此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描述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舊版「正式結束英國對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管治」,新版改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另一句以「落入英國管治」取代「成為英國殖民地」。

教協:呈現親官方觀點 矯枉過正 

    教協副會長田方澤表示,修訂方式與早前高中通識書改動相似,加入親建制觀點,避開爭議部分,「本土意識字眼、遊行照片,都是政府不想見到的」。他形容部分修訂矯枉過正,如「本土」改為「本地」,「學術討論一向都有本土思潮,有本土詞彙,不關本土派事」;至於「殖民地」修訂,他稱,香港1970年代被剔出聯合國殖民地名單,但對香港人而言,「香港是英國殖民地」是事實及常識,認為課本呈現的是親官方觀點。

通識教育會:修改恰當 用字客觀 

    通識教育會會長黃家樑認為有關修改恰當,因社會事件、爭議,各界關心通識科有否偏頗,認為今次修訂是好事,因為書的用字統一、客觀,可保障教師,「坊間有些人不太熟悉通識,聽到個別字眼便很敏感,一見老師用個別字眼,便指是向學生灌輸立場」。他又稱,相信修訂「殖民地」字眼不涉政治事件,認為是「執番正」。


中國議題課本刪諷刺漫畫 

    供初中通識科使用、雅集出版社的《雅集初中基礎議題系列現代中國(2020年版)》,毋須送審教育局,而該書今年推出修訂版,多處針對內地官員貪腐的內容刪減。其中講述內地管治挑戰時,原有論點指環境污染、官員貪污等問題叢生,不少民眾甚為不滿社會現狀,加上貧富差距擴大,激發社會矛盾;新版整個論點刪走。同頁諷刺地方官員質素參差的漫畫同樣刪除。

提太湖污染事件 刪「政府監管不足」字句  

    而內地環境污染與政府回應部分,原圖片說明稱「內地有法例禁止工廠隨意排污,但部分前線執法人員貪污受賄,包庇企業排污」;修訂後稱「部分工廠無視政府決定,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同頁提及2007年江蘇太湖藍藻污染事件,刪「當地政府對工廠監管不足,任由其排放大量污水到太湖」。 

    新書亦刪走多幅針對內地政府的漫畫。在有關內地社會信用系統的「探究活動」,原本一幅漫畫有多對眼睛,暗中監視人們,稱要對他們的信用系統加分或減分;新書則不復見此漫畫。另有漫畫描繪代表推廣普通話的推土機,輾過象徵方言的村莊,修訂後變成人物對話,一名女性自言平日只說普通話,家鄉話愈來愈不流利。 

初中通識改名「生活與社會」 
學校:準備多年 無關國安法 

    現時通識是高中必修科,但初中不是。教育局去年9月指出,學校於初中提早教通識屬揠苗助長,又稱初中要避用「通識教育」科免惹誤會。本報向3間在2019/20學年開設初中通識科的中學查詢,均稱9月起科目更名為「生活與社會」科,但內容沒大變動。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指出,學校多年前已準備為科目「正名」,改名與社會事件或《港區國安法》無關。 

    通識教育是高中必修科,部分中學亦設校本初中通識科。至於生活與社會科由教育局設課程指引,並提供教學資源,科目有29個單元,涵蓋個人與群性發展、香港經濟、香港社會政治體系等範疇,學校可選用部分或整個課程。 

稱「大勢」轉名 內容沒大轉變 

    張煊昌中學2019/20學年仍設初中通識科,但9月起更名為生活與社會科。校長伍德基說,以往教師會參考生活與社會科的素材,準備初中通識教學內容,認為其校本課程本身有「生活與社會科的影子」。他說,初中通識用校本課程,改名後的生活與社會科轉跟隨教育局課程指引,他認為兩者教學內容沒大轉變。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下學年初中通識科,亦改稱生活與社會科。校長吳友強說,初中通識科有「大勢」轉名,故校方跟隨,而改名後教學內容本質不變,教師會以教科書及自編教材授課。靈糧堂怡文中學2019/20學年,初中僅在中三設通識科,但下學年同樣更名。該校梅副校稱,為免一刀切轉科目名,打亂學生學習部署,校方3年前逐步將初中通識科改為生活與社會科。

    教育局回覆查詢稱,已向學校說明不應提早於初中開辦本屬高中的科目 (如通識教育科),而由於課時有限,學校自行開設沒有課程指引的「初中通識科」,往往影響人文科目的課時和課程完整,亦可能犧牲學生全人發展所需的均衡學習經歷。局方指出,生活與社會科有助學生銜接高中學習,籲仍開設初中通識教育科的學校盡快檢視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