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角度出發,探究一下如何炒出一碟口感煙韌,
粒粒分明的炒飯。
- 很多人都試過在家製作炒飯,而在大家認知的傳統智慧中,炒飯需要用「隔夜飯」,的確有科學根據。好食的炒飯,最主要是米飯粒粒分明,同時每一粒飯都要有咬口,口感煙韌。當米飯放入雪櫃後,雪櫃中流動的冷空氣會把飯粒表面的水分帶走,因而在表面形成一種脫水狀態,令飯粒不會黏貼在一起。
- 米飯之所以帶有黏力,主要是因為米吸收水分後,除了會膨脹,當中的碳水化合物亦會糊化,令其黏力增加,飯粒於是黏在一起,難以分離;但當米飯經過表面脫水,飯粒表面的澱粉質變乾,在這情况下,黏度下降、硬度增加,每顆飯粒之間亦更容易分開。
- 一般新鮮煮出來的飯,表面水蒸氣多,炒飯時難以將飯粒分開。但其實只要將新鮮飯吹涼一段時間,把水蒸氣吹走後,飯粒表面也會有一定的脫水效果,也能炒出乾身的炒飯。
- 油包飯免焦糖化「黐底」,近年不少人倡議少油飲食,炒飯時加油又是否必要?飯粒由碳水化合物組成,碳水化合物遇熱至100℃以上,便會開始「焦糖化」,初時飯粒會呈現金黃色,但隨後便會「黐底」;再繼續遇熱便會焦化,亦即是俗語所講的『燶』,影響炒飯的味道。加入油,除了可提高烹調時的溫度,令食物脫水,同時間亦能包住飯粒,以減少飯粒表面的碳水化合物直接受熱而焦糖化,減低「黐底」風險。
- 炒飯其中一個難以掌握的技巧,就是烹調時間的長短。如果時間掌握得不好,飯粒便會過乾。由於炒飯時,鑊中溫度長時間維持在130℃至140℃之間,長時間脫水下,雖然飯粒中間部分仍留有水分,但外層會變硬,同樣會影響口感。
- 雞蛋是不少人指定加入的配料之一,不過當中卻有兩派做法,有人認為先加蛋,後才炒飯;也有人先炒飯,然後再加蛋,究竟哪一派的做法較好?以科學角度來解釋,先炒蛋後炒飯較好,主要原因是蛋漿含有水分,當炒了飯後才加蛋,便會令原本乾身的飯變濕而重新黏在一起;加上如果在炒飯時加入過多蛋漿,便會在鑊中形成蛋塊,對於新手來說更加難做到粒粒分明的效果。
- 至於老手廚師,會在炒飯時加入蛋漿以做出「金包銀」的效果,即蛋汁包裹飯粒,但需要一定的烹飪技巧才能令炒飯變得乾身。
- 除了用隔夜飯,亦有菜式用生米炒飯,例如意大利燴飯。這與米的體積及飲食習慣有莫大關係,意大利米一般偏向短小而圓身,所以當以生米炒飯時,雖然過程中外層會出現糊化,但中心部分卻沒有水分,因此進食時會有外軟內硬的獨特口感,這個主要是與飲食文化有關。
- 至於中菜的生炒糯米飯,以生糯米在鑊中炒熟,但又不會出現「生米」未完全熟透的問題,方麗影解釋是因為糯米的外形屬長而幼,因此較我們常進食的泰國米或意大利米都更易整粒糊化,因此才能直接「將生米炒成熟飯」。
炒飯4大迷思
1. 炒飯炒得過硬,如何補救? 如果炒飯時間過長,很可能令米飯過分脫水而令表面過硬。想補救的話,可加入小量水分,令飯粒表面原本過分脫水的狀態得到補充而變軟;但前提是飯未炒燶,否則如何加水亦返魂無術。
2. 經「拋鑊」的炒飯會更好食? 炒動鑊中飯主要是為了將蛋及其他材料與飯粒充分混合,拋鑊只是其中一個方法,即使不懂得拋鑊,只要炒的動作做得充分,也能炒出一碟好吃的炒飯。
3. 加多少油炒飯才最適合? 有些人以為炒飯時加多一點油,炒出來的飯才粒粒分明,一般炒飯的油量毋須太多,只要加多一點油放在鑊上搖勻鑊面,之後把油倒出,剩下的油便剛好足夠用來炒飯。
4. 若不用隔夜飯,想用剛煲熟的白飯來炒,煮飯時是否應該增減水量? 雖然炒飯時飯粒會有一定程度的脫水,但煮飯時只需用正常水量便可,不用刻意增加或減少。因為加多了水,飯粒的水分太多,便需更長時間才能令飯粒表面脫水;而水量減少,飯粒中心不夠水,再加上炒飯時脫水,只會令飯粒硬上加硬,影響口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