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出世 10/03/2019
1997 ラジオの時間 |
作為影迷,我不太喜歡看恐佈片(Horror),精確點說,應該是鬼片,因為要畀錢入場嚇自己,好像揾自己笨,老實說也沒有這點兒自虐的能耐。
驚悚電影(Thriller)是可以的,鬼片一般來說,也難言Reality,除非作者當真有此體會。描寫心理層面的恐佈片當然有佳作,《閃靈》就是例外,說的是電影,自然不是指樂隊。
喪屍電影是鬼片的一個分支,早前韓國賣座電影《屍殺列車》賣個滿堂紅,到底要說的,還是一段父女的關係。新近「爆冷」的是日本電影《屍殺片場》,由每天幾個銀幕到愈映愈旺,埋單的時候,在本港突破了七百萬的票房,在當下的世道,也真羨煞了𣎴少本地製作人。
坦白說,當初在戲院大堂看到了宣傳電影的海報,很有B、C級片的味道,並不覺得吸引,及後有朋友在WhatsApp電影群組大讚好得,完全KO了香港的「浩長」導演,心想這個標準也未免太底。偶爾在FB看到宣傳的片段,竟然是映着觀眾的反應(觀眾知不知被拍和有沒有覺得是冒犯私隱,不得而知),哄堂大笑,對剪了電影的畫面,只不過是主角用功夫腳大戰喪屍們,不明所以,心想,真的有那麽好笑嗎?再看訂票網站的觀眾評語(按:觀影前一向喜歡不看電影本事),有提到37分鐘的一鏡到底,和37分鐘後的「估你唔到」,不得不入場求証一下。
說實在的,以現在的技術而言,所謂一鏡到底,絕非新鮮事,希翁的《Rope》(1948)已做過「偽一鏡」;Bela Tarr 亦把菲林年代的一本膠卷盡用到一鏡11分鐘,他用電視台的攝攝錄機拍《Macbeth》(1983),也推到一鏡57分鐘;第一部Feature Length 的一鏡99分鐘到底是 Sokurov的《Russian Ark》(2002);最長的應是138分鐘的《一鏡柏林》(Victoria,2015);以最長的3D鏡頭作賣點的,當然是《地球上最後一個夜晚》。
當然電影藝術,不是圖騰崇拜,愈長愈好,在生物物理學上,長得來也未必好用,也可能有機能障礙,難言快感,一切也得講匹配,重點是,如何用,和用得是否洽當,《地》片便用得長而無當了。
回說《屍》片,開場那個37分鐘長鏡頭,製作上很粗糙,也看不出到有一鏡到底的必要和理由。原來,這可算是序幕,第二幕的內容,聰明地把第一幕的「粗糙」合理化(Justify),且故事發展下來,竟然不只是胡鬧搞笑,看着看着還看到了主題副題,殊不簡單。
電影的導演是80後的上田慎一郎,名不見經傳,拍攝此片時是33歲,網上能找到資料不多,也大多是日文,這部應是他第二部長片,第一部是2011年,也真停了6年,其間也一直拍短片。
據說,上田導演是看了一齣兩幕劇的舞台劇後,引發了靈感,然後著手寫劇本。可能是因為他的際遇也實在太坎坷潦到,找資金也不容易,製作費只得300萬日元,約22萬港元,這個成本,在香港,一部半小時電視劇也拍不到,可想而知,除了交通、食物、道具、服裝,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應是無償工作,如果事前協議是分紅,全球大賣下,團隊應該算是中了一次的彩券。當初我以為,有這個劇本,要找十倍資金也應非難事,會不會是Marketing的技量,導演用這個資金完成電影,是在炫技,當然現在發現並不是這一回事。
兩幕劇的舞台劇,啟發這部電影。這部雙節棍電影,看似新鮮,說穿了還是要回到傳統戲劇的技巧。首幕是給觀眾背景資料,說明幕後的團隊,要做這個One Cut Of The Dead,第二幕是為什麼要做,和怎樣做。第二幕再細分,便是同文家明常提的三幕劇結構。
說傳統的戲劇理論,便得要提到三一律 (Classical Unities),是新古典主義時期戲劇學者 Lodovico Castelvetro回到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中,提取並延伸的三條準則:
1. 時間的一致(Unity Of Time):一齣戲的時間幅度應在一天之內
2. 地點的一致(Unity Of Place):地點不應變換
3. 動作的一致(Unity Of Action):情節上不允許其他支線情節存在
很多電影癡鍾愛的 Tarkovsky,最後的3部作品 《Stalker》、《Nostalgia》 和 《The Sacrifice》,就是 Dramatic Unities 的典範。
Aristotle 在 Poetics 說,每一個故事都有起始(Beginning / Incentive Moment)、中段(Middle / Climax)和結局(End / Resolution),而19世紀德國的小說家 Gustav Freytag 再加上兩點 Rising Action 和 Falling Action / Denouement ,形成了著名的 Freytag's Triangle,看圖像就會清楚明白地知道,怎樣去鋪陳故事結構,三幕劇的起承轉合,一看就知是怎麼的一回事。
《屍》片的第二幕,就是一個 Freytag’s Triangle 完美的示範,網上喪屍頻道要直播一鏡到底的開台劇,找來小型製作團隊,期間當然出了亂子,到最後大家一起到面對困難,解決危機,得到最終的 Resolution 。
話說回來,喪屍電影難言Reality,可是說製作團隊拍攝喪屍電影,就可以回歸Reality了,這樣我便完全收貨。而影片先給觀眾看一個製成品,然後再呈現給觀眾,這個製成品是如可在蝦碌的情況下完成,喜劇的原素,是來自處境,而不是硬滑稽,情況有點像多年前三谷幸喜導演,單獨在影藝戲院上映,票房也是爆冷的《爆肚風雲》(1997),光是看鏡頭外 / 咪高峰外的狀況,也真會令人忍俊不禁,笑破肚皮。
本來,在香港,要賣座,好笑就夠了,也不需要有什麼深意。不過,可能是日本導演的關係,也不能太失禮這麼多大師前輩,電影還是有議題要探討。故事的主線理所當然是落在濱津隆之飾演的騎呢導演身上,故事巧妙地設計了導演的大學生女兒真央,也在拍學生的電影習作,是個美完主義者,很難妥協和與人合作,與父親的萬事金都精神(Can Do)無要求順得人的性格,可說是南轅北轍,故事的衝突,便往往是由此而起,到最後,大家合力把電影完成,那一個大解決,是拉近了兩人,假戲真做的情況下,也喚醒了很多人。無獨有偶《屍殺列車》是講父女的,《屍殺片場》也是談父女關係的,到最後影片也是談電影的:太理想的,電影拍不成;太求其的,拍來也沒有用。到頭來,這不是處世嗎?這不是人生嗎?
要說好故事,萬變不離其宗,傳統的功夫,其實必不可少。藉口電影是追求創新,而不學好傳統技藝的人,其實是給自己的失敗,找一個下台階。要突破傳統,也要清楚傳統是什麼。只有天才可以突破傳統,問問自己是否天才,答案自然要讓自己乖乖的虛心學習。在電影學院,能夠學到一招半式走天涯,已經是感恩萬幸了。
全港有那麼多電影課程,有學位的,有文憑的,畢業的,在學的,有幾多人(或百分比)聽過 Classical Unities 或者 Freytag's Triangle ? 答案應該可以,解釋今天影壇的景況,商業的,藝術的(如果有的話)。
重要的事情要講多一次:
電影藝術 一直多橫
直批情理節奏 橫及主題延伸
先直後橫 縱橫測試
立竿見影 無所遁形
不要說瞬間的永恆這麼複雜,《屍》片毫無疑問能夠把那條直線,用故事、懸念、驚奇,營造得十分妥當,且能很有效的緊扣主題,可謂一直入題,一戲入魂。當然那個37分鐘的長鏡頭, 肯定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有媒體把2018年的港片排名優次,拿着名單,做一次縱橫測試,那一部可以KO這部超低成本到不行的《屍殺片場》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