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20

從《后翼棄兵》到《棋王》: 要如何在共產主義國家下棋 紅眼

不是影評 / 

從《后翼棄兵》到《棋王》:要如何在共產主義國家下棋

紅眼   21/11/2020





    近期 Netflix 兩部美劇《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和《后翼棄兵》(Queen’s Gambit)相繼成為話題,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相關劇評和周邊資訊。確實好看,但一夜通宵煲完,怎樣看都其實只是拍得好看而已,女主角 Lily Collins 和 Anya Taylor Joy 本身就是好看到極的模特兒,劇中服裝亦好看到有如一場時裝秀,故事同樣好看,但實在不至於是發人深省、嘆為觀止的佳作。然而,多得一眾網媒和博客追捧,有個好看的殻,就會有人天花亂墜爭相膜拜。


    神劇氾濫,文本超譯,說穿了大家都喜歡看美麗的人,對美麗的一面特別沉迷。相比《后翼棄兵》被人附庸風雅暢談女性自強、人文關懷甚至以棋局比喻人生,嚴重 Underrated 的另一部作品,卻是同期在戲院上映,可惜受到疫情影響,場次極少,無聲無息便落畫的《走佬小棋王》(Fahim)。


    棋王不只《后翼棄兵》的天才少女 Beth 一個,巴黎亦不是只有 Emily 看到的那一面。另一邊廂,年僅八歲的國際象棋神童 Fahim 跟隨父親從孟加拉千里迢迢來到巴黎拜師,學藝為名,其實是流亡海外,逃離極權政府追捕。小棋王 Fahim 天賦極高,但年紀太小,初時不明白法國老棋匠為何對棋局每一細節都那麼執著,無法理解「棋盤上不是遊戲,而是戰爭」這句話。直到發現這個世界原來有種族歧視,有貧窮,有欺騙,窩囊潦倒的父親原來三餐不繼、露宿街頭,連活著的基本尊嚴都沒有,他突然就懂事了,明白到現實生活就是一局殘棋。


    《后翼棄兵》是個關於天才與墮落的美麗傳說,Beth 身邊許多棋手,棋藝不俗,但無法登峰造極,到人生某個階段,為了生活,只能選擇放下棋子,低頭找一份普通的工作,甚至做超市經理。然而 Beth 有著別人沒有的天賦,縱使人生遇到許多打擊,濫藥酗酒一蹶不振,但世界眷顧著她,窮途不末路,總有貴人在最後關頭突然出現,提醒她不應該糟蹋自己浪費才華。


第三世界天才   以實力爭居留權


    同樣都是關於天才,但《走佬小棋王》說的是另一個世界。第三世界。確實不是人人都有才華,但同樣不是人人都有好的身世,生於發達國家。對 Beth 來說,贏「只」是證明自己 —— 實力又好,什麼女性價值又好,但 Fahim 是非勝不可,他輸不起,「棋盤上不是遊戲,而是戰爭」,如果最終不是贏了法國冠軍,震驚世界,有「實力」為家人爭取居留資格,他的父親即日便要遣返回國。棋子很輕,現實太殘酷,勝負決定一切,沒有「價值」的話你不是花枝招展的 Emily,只是垃圾一樣的非法難民。要活下去,就得把握自己擁有的優勢。


    Fahim 眼中的巴黎,是 Emily 置身華衣美服、上流優雅的浪漫世界裡所看不見的貧寒,亦有著 Beth 沒想像過的歧視和階級成見。Beth 和 Fahim 兩人初次參賽時,Beth 的問題是不夠錢,於是寫信給孤兒院的校工,問他借錢。Fahim 的問題卻不是錢可以解決,是無資格。因為國籍、身世,主辦方根本不批准他報名。據聞許多法國人不滿《艾蜜莉在巴黎》描寫刻板,醜化國民,改編自 2012 年真人真事的《走佬小棋王》明顯搧了他們一巴掌,揭露浪漫之都最醜陋的一面,白人至上,膚色、階級甚至語言歧視嚴重。其實 Emily 法文同樣極差,都一直被公司同事嘲笑,但勝在漂亮,仍然不乏法國男子瘋狂追求。而 Fahim 來到法國,棋藝其次,第一件事就是學好法文,要狠狠證明你們法國人沒什麼值得驕傲,法文,我懂,罵人的說話,我懂,然後才是下棋,我其實亦比你們好得多。


不了解何謂在共產政權下棋


    《走佬小棋王》側寫了巴黎充滿種族仇恨、失業率高企,以及人滿為患的難民問題,其實《后翼棄兵》都有延伸到棋局以外的政治現實,但著墨不多。劇集改編自 1983 年 Walter Tevis 的同名小說,本身就將當時的美蘇冷戰移師到棋盤上一場文明之戰。Beth 與蘇聯象棋大師 Vasily Borgov 的終極一戰,其實充滿了政治意識形態的想像:美國棋手素來都不團結,重視名利、個人主義,亦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作風,而蘇聯棋手之所以穩佔世界頂尖,力壓西方列強,在於他們奉行共產精神,放下個人利益,為國家而戰,賽事期間不但互相鑽研棋局,封盤之後,更會全體商討部署,不是 Beth 單打獨鬥能夠應付。


    在共產主義的世界下棋,國家成就大於個人,《后翼棄兵》其實稍為隱藏亦美化了這一點,只提到蘇聯棋手喜怒不形於色,記熟所有開局和變化,沉著應戰,是城府極深的下棋機器,跟天才直覺型的 Beth(即是美式風格)截然不同。Beth 到莫斯科參賽,同樣只知道兩國政局敏感,美國政府派人跟隨在旁,叮囑不要亂說話,而她發現,對方居然都有國家特務在旁監視。身世雖有不同,但蘇聯棋手於場上甚有風度,主動承認落敗,甘拜下風,臨走前 Beth 還到莫斯科街頭,即興跟一個老人下棋,證明國家有別,但棋盤上人人平等 —— 跟 Emily 的巴黎艷遇一樣,劇本悉心照顧,讓她們只看見最美好的風景。正如兩部美劇本身,都只讓觀眾看見美麗的一面。走馬看花的 Beth 事實上從未了解過在共產政權裡下棋是什麼一回事。


    對《后翼棄兵》實在沒太多感覺,反而重看一遍 1991 年徐克和嚴浩的《棋王》,遙想 90 年代的台灣所遙想的文革中國,如何在共產政權裡下棋,感觸更深。話說 Beth 童年時已經在棋藝學院一個打十個,每一晚抬頭看著天花板以「盲棋」推演開局變化。無獨有偶,《棋王》最經典一幕,就是梁家輝飾演的中國天才棋手王一生,憑一個人,一個饅頭,以「盲棋」形式同時跟九人對奕。


    冷門得來非常破格的《棋王》,其實帶有不少政治批判及隱喻。電影妙在改編自中國作家阿城和台灣作家張系國的兩篇同名小說《棋王》,表面上是雙線發展的兩個平行故事,結合起來,則以岑建勳飾演的香港電影人串連,描述他童年時曾經回到中國經歷文革,遇到為五斗米折腰的棋王,幾十年後,香港回歸前,卻來到經濟起飛的台灣尋找機遇,替電視台打聽落難民間的「天才小棋王」行蹤,卻發現世界再沒有棋王,大家都是為了混口飯吃,最終變成一場造假鬧劇。一中一台的棋王傳奇,似在互相呼應,而又折射了香港人對回歸大限和經濟前景的恐懼,以及 90 年代初移民心態的浮現。


棋王在文革下只求温飽


    整部電影的真正主人公,其實是生於文革時期的中國棋手王一生。他是天才,年少成名,卻只想憑天賦做一個與世無爭的順民。所謂順民,就是棋盤打橫擺,別人看不慣,他棋藝高超,覺得怎擺都無所謂。「其實好多事情你都看不慣,但看著看著,自然就會慣了。」意有所指,但他不敢說得大聲,否則連下棋都會被批鬥成沉迷資本主義遊戲。不求功名,只求溫飽的王一生,對吃有著變態的執著,一顆跌在縫隙裡的米飯都要挑出來,吃得甘之如飴,不是餓,是卑微的貪婪,窮途絕路得只剩下食欲,其餘都再不奢求。有飯可吃,有棋能下,他就已經滿意。


    後來,王一生遇到金士傑飾演的倪斌,兩位棋王惺惺相惜,卻有不同的出身,一個是「紅五類」,一個是「黑五類」—— 正如棋盤上的對倒。兩人一同報名參賽,然而,王一生因為撕掉大字報擦屁股被指侮辱國家(是電影版增加的劇情),倪斌則因為得罪小人,對方偏偏不讓他下棋,故意調了他去打籃球。但其實參不參賽,輸還是贏,對他們來說都只是朝夕溫飽之事。王一生覺得贏到冠軍,出人頭地,就可以吃得更好。倪斌服從分配,真的去了打籃球,卻安慰自己,雖然完全不懂,但可能因禍得福,每頓飯可以多一塊肉。如果他們出國參賽,或能一展才華,成為中國棋王,但他們生不逢時,偏偏生在文革中國。


    出身比棋藝天賦重要,《后翼棄兵》是一代美國棋后從酗酒失志到重新振作,找到人生方向的勵志故事,《棋王》就是兩個天才棋手的悲劇。活在一個追求平庸,愚蠢當道的世代裡,天賦不能飽肚,飢餓的時候,人就會一直迷失喪志,從天才淪為貪吃的庸才。


    《后翼棄兵》的精緻好看,自然不及王一生與倪斌的坎坷際遇讓人難忘,但比較觸動我的一句話,是 Beth 贏了比賽,首次接受棋藝雜誌訪問時提到,棋盤只有 64 格,讓她覺得安心 —— 棋盤是她最親近、熟悉、自信能夠掌握的世界。友人提起,其實《聲光伴我飛》(The Legend of 1900)裡面,Tim Roth 飾演的海上鋼琴師 1900 都說過類似的話,琴鍵只有 88 個,它們是有限的,而你卻是無限。原因是他選擇一輩子都不下船,便不需要面對現實世界,其實是他不敢。琴癡一生與琴為伴,正如棋癡眼中亦只有棋盤,但能夠終其一生都只看著棋盤,Beth 可以,是好命,而且是在一個好的國家和年代。Fahim 和王一生都沒這個運氣,其實 Beth 打敗的那些蘇聯棋手都不可以,只是她不知道而已。


    《棋王》的王一生,或者就是中國的 1900,讓他安心的地方不在船上,而是一列擠滿農民的火車上,在廁格旁邊席地而坐的一個角落,不僅臭氣沖天,而且腳上都是糞便。但那樣才好,旁人避開他,不理會他,他便可以像 1900 一樣繼續活在自己無限大的世界裡,自己跟自己對奕。他一輩子都要小心翼翼怕被「篤灰」,提防批鬥,只有棋盤,是唯一得到自由與清閒的地方。正如 Fahim 眼中的巴黎,世途險惡,亦只有棋盤,是唯一沒有特權和歧視的理想世界。這不是 Beth 和 1900 能夠體會的,他們的出身,他們的美麗,已經是天賦的一部分。


    只有在共產主義國家下棋,才能深切體會到棋盤是一個展現眾生平等,將制度完美實踐的烏托邦,它有規矩,有先手和後手之別,但規矩不會隨便變改,雙方對奕作賽,絕對不會因為國籍、身世和政見立場,尚未開局就有先讓四子的情況。老生常談,都說世事如棋,今日看來卻其實未必。


1991   棋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