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20

日本50億助87企業生產線撤中國 涉SHARP及口罩生產商 將遷回本土或東南亞

日本50億助87企業生產線撤中國 

涉SHARP及口罩生產商 將遷回本土或東南亞


    日本政府公布首批獲資助撤走中國生產線的日本企業名單,包括電子大廠SHARP等,該87間企業將合共獲700億日圓(約50.7億港元)補貼,以遷移廠房至日本本土或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這是日本政府為保供應鏈穩定、減少對華依賴的第一階段行動。

    日本經濟產業省上周五(17日)公布,獲資助撤出中國的企業中,有30間將遷移至東南亞國家,共獲126億日圓(約9.3億港元),其中生產光學儀器及電腦硬件零件的大Hoya在華生產線將遷至越南及老撾,住友橡膠則遷至馬來西亞。其餘57間則獲574億日圓(約41.6億港元)補貼,遷回日本。原在大連及蘇州設廠生產口罩的家用品大廠Iris Ohyama早前已開始重返宮城縣生產口罩,並採用日本製原料。電子大廠SHARP、藥廠鹽野義製藥等亦將遷回日本。

中國市場佔在華分部銷售額逾七成

    日本企業在華設分部或廠房近年大增,中國的龐大市場是一大誘因。據彭博社,日企2018年在華分部銷售產品達2520億美元(約2萬億港元),當中73%銷售對象為中國市場,僅17%出口往日本。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度令中國廠房陷停擺,影響全球供應鏈,日本也受影響。據《朝日新聞》日系汽車2月在中國的生產大幅下滑,在武漢設廠的本田汽車的生產量更大幅減少達92%。由於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停止,日本國內的汽車生產線也減產了29.3%。

經濟產業相:供應鏈需更多元穩固

    日本今年4月額外撥出共2435億日圓(約176億港元)預算,以助日本企業將生產線由中國轉移至日本及其他國家,旨在令有關企業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被視為關乎國家安全。

    經濟產業相西村康稔上月指出,日本太依賴中國,有需要令供應鏈更多元穩固,並擴寬供應源頭及增加本地生產。不過許多日本企業指因產品主要市場為中國,遷移生產線難以實行,亦不符經濟效益。

首國出招助回流 減對華依賴

    中美貿易戰加上新冠疫情令不少國家研究減少對華依賴,但彭博社指出,暫未有任何國家如日本一般藉由提供補賠等實質政策推動轉變。美國特朗普政府一直謀推動美國企業遷回本土生產,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上月曾稱,正研究一總值2萬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加強美國製造業及為美企增加誘因回流。

    中國為日本最大貿易伙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年致力改善兩國關係,但新冠疫情以及中國通過港區國安法等事件,再令日本對華敵意升溫。日本執政自民黨本月初通過對華譴責決議,要求取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的邀請。

    自民黨國防議員聯盟上周亦表示對中國海警公務船進出釣魚台周邊活動表示關注,促自衛隊加強訓練習,確保對有關地區的控制。


全面脫鈎難成事 「中國+1」成首選

    中美關係惡化之際,「夾心人」日本致力在雙方之間維持平衡。雖然新冠疫情後日本欲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但跟美國部分官員「脫鈎」論相比,日本顯得謹慎。日企在華利益龐大要「脫鈎」並非所有企業都可做到。雖然不少企業近年已尋求「中國+1」模式,在中國以外另覓生產基地,東南亞成首選,但規模暫難與中國相比。

日企東盟投資 5年增一倍

    以往中國因低廉勞動力成本與龐大市場吸引各國企業設廠,但近年當地工人薪酬水平上調,同時中國本土企業競爭力上升,降低外資利潤,加上2018年日益加劇的中美貿易戰增加外資廠商在華經營風險,令多國企業開始在中國外另覓據點,新冠疫情尤成此趨勢的催化劑。

    日企近年在東盟國家的投資已大增。2017年日企在東盟10國的投資為220億美元,較2012年增加一倍。日本外務省去年發表報告(見表),顯示日企2017年在這些國家的據點增幅顯著,例如泰國的日企據點跟2016年相比大增120%;越南增加了6.4%。不過規模仍然遠遜中國,日本企業在中國的據點佔整體海外據點43%。

    信貸評級機構惠譽亞洲風險研究負責人巴蘇(Anwita Basu)指出,許多企業即使採用「中國+1」的生產策略,但鑑於中國出口額之高,其他國家要建立同等大規模的供應網絡,應付相應產能亦有困難。亞洲貿易中心總監埃爾姆斯(Deborah Elms)亦稱,短期內各國因疫情而出現資金短缺,要轉移生產鏈並不容易,料最終只有在全球貿易格局緩慢轉變下,才可能動搖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