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20

筆陣 : 有關初選的幾點思考 馬嶽 

筆陣 : 有關初選的幾點思考

馬嶽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   24/07/2020


    一直以來沒有對民主派初選的制度思考太多,只知道民主派面對2020年立法會選舉,最重要的戰略任務就是協調和壓縮參選名單,以免重蹈過往N屆的覆轍。區議會選舉大勝應該是令這工作更困難的,「心雄」者眾只會令協調更加困難。以初選即選民或支持者∕黨員投票,作為選拔參選人的機制,近年在世界上愈趨普遍,主因之一是傳統政黨的影響力下降,公民的參與意欲上升,「還票於民」相對於由政黨指定參選人是大勢。

    初選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最終勝選。外國初選的經驗,往往會有一個掙扎:初選中勝出的理論上是在自己政黨中最獲支持的人,未必就是最大機會勝出大選的人。例如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不少民主黨人覺得無論桑德斯怎樣好,希拉里贏大選的機會一定比他高。特朗普從來沒有很多人看好,不少共和黨人本來都以為特朗普的對手贏總統的機會比他高。背後的假設,是大選獲勝要爭取中間選民,更接近主流的候選人,可能勝算會更高。

是否能揀出最有利「35+」的「組合」?

    但香港的情况是特殊的,首先是世界上的初選,通常都是單議席制或只決出一個勝者的,但香港反對派現時面對的是比例代表制,是罕有的經驗。美國總統選舉只會得一個贏家,但比例代表制可以有多個勝出者(因而協調也更難),而勝出者的數目並不固定,選前未必能準確預計。從這個角度看,在比例代表制下,一個陣營的初選的目的,應該是挑選最有利勝選或最多勝出者的「組合」,而這不一定等於找出陣營內支持度最高的幾個參選人。

    從這個角度着眼,現在民主派初選過程是否能揀出最有利「35+」的「組合」,是值得思考的(當然有民主派候選人會說35+都不重要,那就不如不要初選每區出十幾條名單算了)。首先,現在民主派初選投票的決選機制其實是多議席單票制(SNTV),即如果要N人出線的話就是最高票的N人出線,而不是比例代表制。多議席單票制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尾席往往很低票都可以出線,例如現在最低票出線者如范國威和郭家麒只得初選票的約6%至7%,按推算很難在真正選舉中夠票。第二是「多票無着數」,因為不會如比例代表制般可以爭第二席。我當然知道在現制度下一名單爭第二席不容易,但得票率極高者如鄺俊宇(超過50%)或者黃之鋒(約35%),理論上可以嘗試配搭另一個人爭兩席的,但現在的制度中並不容許初選後重新組合名單,縱使這可能有利爭取更多議席。

未必做到「盡量覆蓋陣營內光譜」

    我的第二個思考,是如果初選的目的是在比例代表制下爭取最多議席,那麼初選選出的組合最好是能盡量覆蓋陣營內的光譜(由激進至溫和),但現在初選的過程未必能做到這效果。

    我算是很負責任的看完初選的6個論壇的。初選的論壇差不多是沒有社會民生政策的討論的,唯一的例外可能是譚凱邦嘗試問朱凱廸單程證的問題(單程證當然也是部分政治議題了),但被朱凱廸大聲疾呼「現在什麼時勢」之類壓了下去。勞工問題、房屋問題、老人問題,在初選中全部失蹤。《國安法》和五大訴求當然會是立法會選舉的主要議題,但應該一定有選民會看看誰可以替他們爭取勞工權益、誰關注弱勢女性權益、重視環保等等,不能假設單講政治議題就會拿得這些選票。

    初選成為了反對派的路線辯論,推動支持者去選擇其中一條路線,其實是和上述的「覆蓋不同光譜」矛盾的。初選的論壇和文宣,主要是比併展示「抗爭意志」,其實即是「鬥黃」,但「抗爭派」其實有什麼新的抗爭策略來破局,我是聽不到答案的,我在論壇中得到最具體的抗爭策略描述,就只有「超區坦克車」了。

    比例代表制下的陣營初選是非常困難的策略協調(strategic coordination)。政黨和參選人閉門造車當然沒有可能商議出最有勝算又有認受性的組合,選民投票時只選自己喜歡的人,也不會思考整體的組合,一切都要繼續思考摸索。多年前訪問鄭宇碩教授,他自2004年開始搞民主派協調這不可能的任務,對我說過選舉協調的一個主要目的,是想「佢哋唔好(公開)嗌咁多交」。從這個角度看,今次初選暫時是減少了嗌交的。但從贏選舉的角度看,經常同區所有參選人「齊上齊落」雖然可營造民主派團結形象,但卻可能不利吸引最多的選票。

中央厲行「直接管治」 港建制派再沒角色

    近兩個月來國安法帶來的政局改變,其實是把建制派置於更不利地位的。他們本來設定的選舉議題是「反攬炒」,但現在是中央主動啟動「攬炒」引致西方制裁,還反什麼「攬炒」?當中央厲行「直接管治」,特區官員和香港建制派,根本就再沒有角色。當人大可以替香港立國安法,為什麼還要投票給你們?你看特區高官在立法會的言論和所寫網誌,根本和《文匯》、《大公》的來論沒大分別。在國安法立法過程中,香港由特首至各長期親中人士,差不多沒有半點角色,譚耀宗是有份投票的人大常委了,但表決前一星期還表示只看過很少內容,發放的有關資訊(例如刑期)都錯得離譜,反映在體制中其實沒有地位。

    對香港人來說,如果之前還有人想像政府高官可以在中央和港人間作點緩衝,「講幾句說話」,這兩個月都應該知道不切實際了吧,建制派和特區高官只剩下「舉手機器」和執行打壓的功能。

最離奇是仍有人想以「中間派」參選

    我覺得最離奇的,是這次選舉中仍然有人想以「中間派」作為號召參選。觀察香港選舉多年,我一直覺得所謂「中間派」的空間是項迷思,廿多年來大概只有黃宏發當選過。在香港政治光譜中,是有「中間派」的票源的,即是並非固定支持民主派或建制派的選民,我估計這在各區不會多過一成票,問題是這些「中間派」票源,並不是你在身上掛一個「中間派」的牌子就可以拿到的,而是受很多不同的因素影響吸引的,也可以投給不同人的。國安法壓境,任何所謂開明建制或者「中間派」,都變得沒有立足之地。你說你中間∕開明,那麼支不支持國安法呀?你說你「有偈傾」,可不可以跟上面傾到不要國安法呀?

    建制派不用幻想把選舉推遲會有用,因為如果政府不根本改變取向,把選舉推遲一星期、一個月或者一年,對你們的選情都是沒有幫助的,只會增強公眾對選舉受操控的觀感,再給西方國家多一個理由制裁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