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0

綠色生活:貪夜蛾啃粟米 黑雨淹西瓜——有機菜大失收 彭麗芳 

綠色生活:貪夜蛾啃粟米 黑雨淹西瓜

——有機菜大失收

彭麗芳   12/07/2020


    今年夏天熱得早,6月已異常炎熱。天文台公布上月平均最低氣溫為27.8℃,是有紀錄以來6月最高,而連續12天熱夜亦刷新了6月最長連續熱夜紀錄。

    天氣炎熱加上兩場黑雨,不少本地有機菜中暑熱死兼浸死,又因天氣反常,今年蟲害特別嚴重,尤其是去年5月香港首次發現害蟲草地貪夜蛾蹤影,貪夜蛾今年繁衍出大量幼蟲,有本地菜農被噬掉八成粟米。

    究竟本地菜失收情况有多嚴重?有沒有方法應對?其實消費者都可以為本地菜出一分力。


粗生的潺菜、通菜都要死

    上個月元朗歐羅有機農場農作物失收了一半。夏天盛產的莧菜、潺菜、通菜一向粗生,因為耐熱,而且抵得住雨水。不過,農場負責人黃如榮說今年夏天熱得早,而且連續幾場暴雨,任何農作物都難逃一死,潺菜在落苗時死亡率已達一半、通菜被「曬死」情况亦同樣嚴重。

太熱太濕 易變黃惹蟲咬

    葉菜採收期愈來愈短,以往播一次通菜種子,夏天一季可以摘十次通菜,但現在一季卻要播種兩三次。因為天氣太熱太濕,通菜極速老化和纖維化,容易變黃、惹蟲咬,變相工夫多了、收成少了。

    「天氣影響下,香港有機耕種是愈來愈困難,因為我們不可以透過噴農藥或大規模質素管理去解決問題。我們只能夠和害蟲協商,趕牠們去另一處,不要過來這邊。我們雖然想透過大自然規律控制情况,但當大自然規律傾斜了,你好難有好效果。」

黑雨下西瓜失收 960隻得30隻及格

    香港的夏天一直是農業淡季,8、9月份較少收成,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高級永續農業主任葉子林留意到今年5月已經好炎熱,令農業淡季提早了,瓜類影響最大,特別是西瓜。

    他解釋本地農夫大多在3月春播時種西瓜,約6月收成,而西瓜、番茄、蘿蔔這幾類農作物在收成期之前需要制水,否則突然一場暴雨,西瓜就會吸水太多而「爆炸」,因此6月初的兩次黑雨,令西瓜嚴重失收。「而且落大雨後,瓜類會缺少雌花。6月上旬有十幾日連續下雨,嘉道理農場見到有好多瓜仔,但沒太多雌花,所以沒法結果。要等四五日後,天氣好轉,才出現雌花和順利結果,因此天雨對瓜類好大影響。」

    漁護署自2007年起每年7月都舉辦本地有機西瓜節,不過署方指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取消派人到農墟推廣西瓜。黃如榮說雖說和疫情有關,但亦因為今年好多西瓜失收,「如此傷悲的moment,要農友好開心地辦嘉年華,我們是笑不出的」。

    今年黃如榮種了四棚西瓜,每棚產量約240隻,即合共960隻西瓜,但因為天氣影響,約四分三西瓜失收,最後尺寸滿意的西瓜只有30隻左右。但每一個西瓜都是心血。西瓜喜歡日夜溫差大、不能夠承受太多雨水,而且要避免果蠅蠶食。於是,黃如榮要在雨水棚和防蟲網室內種西瓜,甫開花即進行人工授粉,並為小瓜套上膠袋防蟲,隨着西瓜漸長,又要由細袋換中袋轉大袋,可惜因為天氣熱且大雨,田野一旦有積水將會滋生大量細菌與果蠅。

    除西瓜外,黃如榮說其他瓜類今年產量亦低了,例如苦瓜開花結果數量減少,而且比以往細條。番薯十批中亦有七、八批被蟲咬,影響賣相。是不是好傷心?「又不會好傷心的,因為始終做農夫的心理質素要好高,每日見到啲菜的生生死死,失收的事情是keep住發生,如果每一次面對這些失收都好傷心,那這種農夫都幾難生存。」


暖化利生存 貪夜蛾去年襲港

    禍不單行,今年最可怕是出現「糧食殺手」草地貪夜蛾大規模掠食。草地貪夜蛾愛啃食禾本科植物如水稻、甘蔗和粟米,由於食量和繁殖速度驚人,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在2017年世界植物現狀報告中,列舉世界十大植物害蟲,草地貪夜蛾排名第八。

    草地貪夜蛾原先主要分佈在南美洲和北美洲,但2016年首次在非洲出現,2018年入侵印度,之後散播到中國內地、台灣、韓國和日本等地!去年6月漁護署首次確認,5月30日在上水大龍實驗農場種植的粟米上發現草地貪夜蛾的卵塊和幼蟲。

    「以前從未曾見過貪夜蛾的,去年入侵香港到被發現,都只是個別農場有案例。但今年春天,貪夜蛾突然嚴重爆發,全港農場bomb一聲被影響到,所有農友都喊晒口,處理不到,失收呀,粟米好慘,好難搞呀。」黃如榮傳來一條上月人手捉粟米田上貪夜蛾的影片,一條條粗如尾指的啡色幼蟲在蠕動,觸目驚心。

    由於他的農場一直都主打水稻、粟米和竹蔗,因此損失慘重,十批粟米中有八批被貪夜蛾幼蟲蛀光粟米心,他們現時靠人手逐條粟米檢查和捉蟲。政府有沒有幫忙滅蟲防蟲?「漁護署有機制收集數據的,如果發現貪夜蛾就向署方通報,但他們都只是要求WhatsApp相片給署方確認是不是貪夜蛾。他說是(貪夜蛾),確診了就ok,連到農場看一看都懶得做。即是你有病,知道你確診就ok,然後你就自行隔離啦。」

    黃如榮相信全球暖化有利貪夜蛾生存和繁殖,最初農夫們都在想香港始終是都市化城市,貪夜蛾入侵機會理應不大,「好多香港人都說香港是都市來的,牠們來都只會餓死。但是事實是香港農地其實有四千幾公頃的,如果連害蟲來香港都生存不到的話,香港環境真的是太差,都市化得好緊要,所以亦見到香港是有一定的農業」。農田被大肆破壞,黃如榮仍能輕鬆地說句可見香港有不少農業發展,記者不禁為他肉緊皺眉:「你真是好樂觀」,黃如榮露出招牌笑容:「唔係咁睇,點睇呀?」

秋葵與番薯葉 意外的得益者

    所有事物都有兩面,葉子林亦笑說全球暖化之下,香港農業亦有兩個意外的「得益者」,就是秋葵與番薯葉,在暑天之中生長得更為茂密。但他強調是極少數的例外,大多數農作物是變差了,最明顯是莧菜,因為莧菜一淋雨就會死。

    除了夏天植物,冬天植物亦變得愈來愈難種和沒有效益,例如豆苗、西洋菜、荷蘭豆、蜜糖豆等都需要天氣凍和冬天長才種得好,但香港已經幾乎沒有冬天。

硬件應對極端天氣

    要應對極端天氣,葉子林說嘉道理農場主要走向多樣化種植,增加種植不同成長期和種類的蔬菜以分散風險。至於其他本地農場,由於遷就香港消費者口味,因此被迫多種一些葉菜,好多時需要硬住頭皮設置雨水棚等硬件,以穩定夏季產量。「但面對另一個問題是會造成反效果,一個雨水棚造價動輒十萬八萬,但一轉農作物最多只價值一萬、幾千元,一旦打風,連棚都吹倒,硬件損失比菜更大。」

    葉子林說天氣反常,的確令香港難種有機菜,但是不是代表沒什麼可種?又未必。因為說白點,其實在惡劣天氣底下影響最大的農作物,就是嬌生慣養那些,例如菜心、白菜。「香港人要幫手,就現在(夏天)食少些菜心囉。香港農夫就是知道香港人喜歡食葉菜,就盡量建棚,可以在棚底一年四季都種菜,但一場大風就會好大損失。但沒有想到我們這樣做,背後農夫可能有代價的。」

堅持夏耕的原因

    夏天只是剛剛開始,甚至未到颱風季。黃如榮仍記得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將整個農場夷平,所有農作物報銷,颱風亦摧毁雨水棚和網室等農業設施。「颱風打得應,農場通常損失三個月作物。三個月即是損失幾多錢呀?我們農場一個月開支十五萬元,因為單是八個人手一個月都十萬薪金,還有設施、肥料,所以一個颱風摧毁所有農作物的話,損失就是四十五萬元囉。人們會說下一場雨,你就損失四十五萬元的菜,你豈不是好好賺?但別人不知道,你不止是死了三批菜,而是死了三個月的種植期呀!一年只有十二個月,是四分一個種植期。」

    葉子林說其實現在好多本地有機農夫都選擇在夏天休耕,可能只會種植花生等綠肥,待土地自行休養,因為夏天耕種往往會得不償失。

    不過,黃如榮堅持夏天都要耕種,「我們做緊的是農業,農業是什麼呢?就是去照顧大家日常所需的糧食問題,你沒可能叫客人你冬天食菜,夏天不要食,是無可能的。」而且他認為自己作為農場負責人和前線農夫,不可以面對困難就退縮,因為後面有一班一起拼搏的工作團隊,無可能要求大家三個月休息、不出糧。「正正是這些最困難的時間,你就要想辦法克服問題,令有機農業繼續可以持續發展,是無可能退縮的,否則都不是一個適合面對環境的農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