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0

筆名畫時事漫畫被投訴 視藝教師不獲中學續約 黄焯謙 

筆名畫時事漫畫被投訴 視藝教師不獲中學續約

黄焯謙 (明報記者)   03/07/2020


    漫畫裏的人物沒有細緻表情,簡單幾筆勾畫外貌,乍看卡通畫風覺得有趣,再三思索才意會背後信息,叫人苦笑。黃老師以「vawongsir」名義,去年起於社交平台用漫畫記錄社會事件。創作時一直「隱姓埋名」,年初有人向教育局匿名投訴,指控黃老師的畫「不恰當」。所屬的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接獲局方轉介投訴,投訴未有結果,校方以資金不足為由不再與黃老師續約。黃老師說,沒叫人「死全家」,亦沒刻意醜化人,若只是畫畫但仍遭投訴,認為情况儼如「文革」。

    黃老師教視藝及通識科,他稱,有見通識考試含漫畫題,要學生詮釋當中時事,故去年5月起畫時事漫畫,用作教材助學生溫習,並開設社交帳戶「vawongsir」分享畫作。他所教學生曾在校內「探問」他是否「vawongsir」,但他一概不答,亦不曾在校發表政見。

擔心學生安全 漫畫不鼓動上街 

    黃老師開設帳戶正值反修例運動,不少畫作與運動有關。他明白教師有責任及限制,亦擔心學生安全,故漫畫與文宣有別,不加遊行資訊,「不想支持學生出街示威,這些應留給大人去做」。他稱有盡量不醜化人物、不渲染血腥暴力,「將事實場景漫畫化,你(警員)真的有踢示威者,我只是畫出來而已」。漫畫不含文字評論,意思由讀者自行想像。 

    以社會事件為題,政治人物、警察難免成畫中主角。黃老師說對此有擔心,「盡量不畫樣子,用其他符號代替,這就是自我審查」。至今年1月學校通知他,有人就其網上畫作向教育局匿名投訴,局方要他解釋「vawongsir」是否其帳戶及為何畫相關漫畫。

事主指校方稱因缺資金 莫壽增未回覆 招聘類似職位 

    投訴未有結果,黃老師上月底收到校方通知不與他續約,因資金不足及其任教科目非學校發展所需。他遂建議凍薪、轉半職,但不獲校方接受。莫壽增中學昨未回覆查詢,本報發現該校在網站刊登廣告,聘請任教視藝和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的合約制助理教師,與黃老師原先職位相似。

    中學及大學的藝術訓練,皆要求學生的創作連繫社會。黃老師擔心,今日他因畫作而被投訴,他日紅線轉到學生身上,限制他們學習內容。倘能預知失教席結果,黃老師會否改變選擇,收起畫筆? 「若你准我返轉頭,我都會繼續畫,因為我由細到大喜歡畫畫,我喜歡透過畫畫回應心情或社會事件,如果我因白色恐怖而不繼續畫,那個已不是我」,在《港區國安法》下仍想以藝術記錄社會的黃老師如是說。


教局:不評論 投訴屬實會跟進 

    本報昨向教育局查詢處理有關黃老師投訴的進度,教育局表示不評論個別個案,又稱收到有關教師涉違反專業操守的投訴後,會按既定程序及審慎的態度調查,並據客觀事實,嚴肅跟進教師涉嫌失德或違法的個案,若指控屬實,會採取跟進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