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0

抗爭書擬空白代敏感詞作反諷 黃心悅

抗爭書擬空白代敏感詞作反諷

黃心悅 (明報記者)   12/07/2020


    反修例運動爆發逾一年,曾「除罩」控訴警暴的吳傲雪及山道出版社合作,找了數十名抗爭者、記者、社工、醫護等撰文,籌備出版《致自由——香港抗爭一年紀實》。《港區國安法》突然生效,打亂了他們的計劃,內容要再重新審視,至今仍為書中「口號」掙扎,未決定如何處理。

    《致自由》由山道出版社負責人楊子俊(「爆眼老師」)、吳傲雪及不願具名的C先生統籌。上周四(9日)受訪時,他們手執該書初版,封面設計是抗爭場面的插畫,其中一部分寫上「光復香港」,楊子俊說正思考是否應抽起;另內文亦有勇武撰寫對香港獨立的看法。三人同樣正苦惱如何處理,初步構思或會稍作刪減,在書末增加一篇後記,解釋原委。

    吳傲雪說,最初有出版此書的念頭,緣於電影《返校》有一句「總得有人活下去記得這一切」,所以希望透過出版一本書,「把心聲化成文字,代代流傳」。

    楊子俊尤其記得其中一篇是一名抗爭者描寫「中大保衛戰」,他說,讀者從新聞只看到火光熊熊的圖片,但在文中,年輕抗爭者剖白了當時內心的思考及掙扎,「是背後的真實故事」。


刪投稿電郵免連累作者

    作為編輯,C把書本內容不斷重複又重複閱讀,讀到不同人抗爭的心路歷程,例如理大事件,為此感到心噏。他一開始很擔心有人「傻豬豬」透露太多個人資料,最後發現是杞人憂天。不過,他說所有投稿電郵已被刪除,以免為投稿人帶來麻煩,「就算有人想要拿取資料,我們都給不到」。

    在這低氣壓下,不少人憂慮言論自由將進一步收窄,不少人選擇「打擦邊球」,以數字或空白代替抗爭口號,《致自由》都不例外,三人正考慮是否需用此方法代替敏感字眼。有人認為這是自我閹割,吳傲雪則認為可視作一種反諷。C認為他日假如「禁網」,書本作為可靠載體,亦能把時代面貌及思潮記錄下來。

    三人原盼望在書展售賣該書,C認為這是一種姿態,楊子俊及吳傲雪亦覺得在網上販賣受衆不如書展,書展流通量更高,甚至有機會接觸到內地人,但吳擔心書展由貿發局舉辦,勢必有審查,楊則擔心被「掃獨」引發爭執,最終決定不在書展販賣,只在網上預購及在獨立書店出售。

    楊說《致自由》內容有抗爭意味,「真係打個政權」。相比之下,楊認為前新聞主播柳俊江的《元朗黑夜》只是記錄事實,所以會於其出版社攤位販賣,「本書只是他自己及其他人的記憶。如果咁都唔畀,我會抗爭……如果連記憶都犯法,這個不能接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