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1

理大候任學生會長:顧及參與者風險 不能想做就做 蕭愷情 魏綺婷 黃焯謙

理大候任學生會長:顧及參與者風險 

不能想做就做

蕭愷情 魏綺婷 黃焯謙 (明報記者)   22/02/2021


理工大學新一屆學生會成員下月上任,候任會長胡偉權(右)說家人與朋友都曾因國安法等原因勸他別參選學生會。他認為,「這時勢我們做到的事有限」,但仍有責任出任學生會,讓同學記得本港過去兩年發生的事。左為候任外務副會長張心怡。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社運氣氛低迷,今年八大之中至今僅理大學生會成功換屆,新幹事會下月上任。理大學生會候任會長胡偉權認為,國安法下學生會多了掣肘,不能再站在街頭前線抗爭,即使校內辦活動,考慮的不止學生會成員安全,還要顧及參與者的法律風險,學生會不能「想做就做」。


    2019年反修例運動是不少港人的政治啟蒙,亦令理大學生會候任會長、房屋設備工程學高級文憑一年級生胡偉權萌生「上莊」念頭。一年多前仍是中六生的胡偉權表示,曾想像成為大學學生會成員可團結學界,就法治、普選等社會議題發聲,並向政權施壓。


憂搞手參加者同冒風險


    一年過去,《港區國安法》下街頭抗爭逐漸減少,多間大學亦對涉國安事件採取強硬態度。胡偉權說,「以往大專學界可能衝得好前,在2014年佔中,學聯及大專學界屬較前線角色,2019年(反修例運動)雖無大台,但(大學學生會)都有公開表達作為大專學界對事件的看法」,惟學生會現時無法再站於前線。


    就算在學校辦活動,胡表示學生會的顧慮變多,「不像以前(學生會)搞展覽,人家(參觀者)來了就算;現時搞展覽,我們做搞手自己有風險之餘,他們(學生)來參加展覽,會否連他們有風險?這些事我們全都要考慮」。


上屆學生會籲詢法律意見


    去年11月理大學生會臨委擬辦「理大圍城」放映會,遭校方叫停並稱有權收回場地及追究,胡認為倘校方再表示收回活動場地,除了影響學生會,還有不同學院會,故他要顧及一眾同學,在任期內不能「想做就做」。


    胡又稱,有上屆學生會成員提醒他「今時不同往日,以往學生會做到的事、舉辦活動底線,與這一年有不同」,「2019年辦過的活動在現時再辦可能有風險」。他說,以前學生會不會事事諮詢法律顧問,但上屆成員建議他多與法律專家溝通,盡量減低活動風險。


盼講香港如何一路走來


    學生會工作空間大不如前,候任外務副會長、英文及應用語言學系一年級生張心怡認為出任學生會仍有意義。她說,「改變香港可能好難,不如我們先改變自己」,未來一年學生會冀讓同學了解香港「如何一路走過來」、其他國家爭取民主的歷史等。


(國安教育系列一)


小學年年六四祈禱   憂犯國安猶豫取消 

支聯:近年少收學校邀請 寒蟬已現


    隨去年實施港區國安法及今年落實《港區國安法》行政和教育指引(指引),當局在學校行政、教學及活動上羅列多條守則,列明校園禁止政治宣傳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但未有訂明哪些活動屬上述所指。校園忽然紅線處處,有學校多年來堅持為六四死難者祈禱,雖已訂於行事曆,現亦就是否如期舉行猶豫未決;支聯會以往會獲邀到校講述六四事件,隨指引推出,該會表示已不敢對學校渠道抱太大期望,「相信寒蟬效應已經產生」。


    月初出爐的指引,對從辦學團體到校內由上而下的各級人員等均列出多項要求,包括「涉及國家安全的議題沒有爭辯或妥協的空間」、又稱學校如需邀請校外人或團體參與舉辦學校活動應審慎選擇,確保獲邀者符合校方要求,而有關活動不會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


    有不具名的小學多年來都為六四死難者祈禱,祈禱會上教師簡述史實,如事件因由、政府反應、死傷人數等,但不會就事件下定論或提及平反等,不過領禱時會提到「希望天父令中國變得更開明、更有言論自由和體恤人民訴求,盼學生能祈求中國變得愈來愈好」。


    該校校長郭超群表示,隨國安法實施,最近半年來一直與辦學團體及校監商討,亦有查詢法律顧問,祈禱會是否會觸犯法例。他引述法律顧問稱,要視乎祈禱會背後理念及帶出的意思,「中國有件事件,我們祈禱,理論上okay……如再有其他事發生,會跌入灰色地帶」。


「一是取消一是簡單祈禱」 校長:遺憾失精神承傳


    郭校長說,暫時有兩個做法:一是直接取消祈禱會,另一做法則只作數分鐘簡單祈禱,不另外簡述事件,但坦言「好難做」,「就算做個簡單的祈禱,校長又怎發言呢?負責的宗教主任又如何表達呢?」而新入學低年級的學生亦會不明白活動目的。


    他說,該校一直以來都不忌諱政治事件,「幾任校長都把社會事件藉天父眷顧讓同學知道,一起去祈禱……學校這麼多年風風雨雨都這樣,北京奧運一起支持,汶川大地震一起祈禱」,稱如祈禱取消,就學校精神承傳上是有點遺憾,會諮詢教師、家長及教育局等意見再作決定。


被問可否舉辦六四悼念活動

教局:學校是學生學習地方


    本報曾向教育局查詢學校於現行國安教育指引下,是否仍可以舉辦六四悼念活動,局方沒正面回覆,只稱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無論指引實施與否,學校均有責任妥善安排學生學習活動。


    支聯會以往會受邀到校舉辦講座,講及六四事件。據支聯會秘書處回覆,2018年有一間中學邀請支聯會向全校學生簡介六四事件及意義;2019年以「天安門母親運動」名義到一間中學介紹「天安門母親的六四」,而2020年因應疫情,並無收到學校邀請。


    支聯會副主席、教育及青年部召集人何俊仁稱,近年已甚少收到學校邀請,「老師、學校都怕麻煩,不敢對學校渠道太大期望」,稱隨當局發出國安教育指引,相信寒蟬效應已產生,教師不敢帶學生參加支聯會活動、參觀六四紀念館,更遑論出席燭光集會,因此支聯會目前主要使用社交媒體,講及歷史及時事題目,如果學生有興趣,可以自行參加該會活動。


愛國學校:續開放學生討論


    愛國學校、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稱,學校過往沒有主動於課堂或學校活動上和學生討論六四相關問題,但以往每當六四前後都有學生主動問起,強調教師不會迴避,會開放與學生討論,並提供更多角度讓學生思考。國安法實施後,做法亦一如既往。他認為,認識歷史事件本身沒有問題,惟從過往情况看來,不少人談及六四時均只以單一的反華觀點論述,播下仇恨種子,對學生而言並不合適。




國際特赦:「校園人權教育計劃」合法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過去10年均設「校園人權教育計劃」,計劃包括各類主題的到校專題講座及紀錄片放映會,供學校付費參與。項目經理林祖明稱《港區國安法》實施後有再審視活動內容,稱活動全部合法,不認為活動與國安教育行政指引有牴觸。他稱,2020年參加計劃的學校數目比2019年下跌約四成至10多間,認為「原因未必只與國安法有關」,因疫情學校多次停課,影響在校活動,要再觀察日後轉變。


    該組織網頁簡介,到校專題講座有7個主題,其一是「法治與人權」,涵蓋三權分立、司法獨立如何保障人權,近年香港的法治爭議對人權的影響;亦有性別與人權、難民與尋求庇護人士等主題。


    林祖明稱,過去學校對不同題目的關注度差不多,主要由通識或其他科教師挑選一兩個題目參與。他稱就《港區國安法》有再檢視題目,「始終國安法對於4項罪行定義較廣泛,有審視內容會否觸及」,強調內容完全符合法例,稱有關內容是根據國際人權公約的原則闡述對人權的看法,以及香港或國際落實人權時會出現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