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1

你好,通識 月月鳥

你好,通識 

月月鳥     08/02/2021



    還記得2019年各個社交媒體興起了「十年挑戰」,人們紛紛與10年前的照片作比較。歲月匆匆,中學時的自己沒有想過將來的職業會與通識教育科相關,轉眼卻為教育副刊學生刊物《通通識》工作已逾4個月。


從生活看通識

    猶記起當初懵懵懂懂的重拾起以往的記憶,看着熟悉而陌生的「六大單元」,嬰皃學行般理解如何以提供學習教材的方式處理資料與設題,彷彿回到了以往學習的時光。

    爲《通通識》蒐集資料,最困難是要在趣味與學習之間取得平衡,議題的內容能否引起學生了解的興趣固然重要 ,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內容能否有助學生應試學習 。 趣味與學習如何平衡也許是教育界的恆常話題,選題時少不免希望透過選擇與學生相關的時事,令學生能在學習中取得共鳴,如對 「手機遊戲課金」 問題的討論、各國抗疫政策的成效與比較,以至本港交通擠塞、吸煙、丁權等議題的爭議。


    通識源自生活,並非要求學生一定要「統統識」,而是提醒大家,我們每天遇到的大小事情 「統統」 都能成爲學習內容。例如近日有關美國公司遊戲驛站 GameStop ( GME ) 的 「對冲基金與散户對決 」,新聞背後也反照出青少年、社交媟體與社會的相互影響。


再見,通識

    除了應試學習以外,也希望同學了解批判思考的意義。如同作答延伸回應題時需要同學先了解議題內容,之後思考,透過很大程度、很小程度、駁論等不同角度作答。通識的批判思考背後意義並不是「爲支持而支持」,也不能「爲反對而反對」,透過了解正反、不同持份者等多角度的論點內容了解事件全貌,方能知利弊。通識不止源自生活,亦能融人生活。


    過去數年香港與世界發生了不少大事,令生活日常出現了改變,計劃總趕不上變化。生活如是,通識如是。想不到10年時問,通識教育科便面臨變革,內容轉變,「通識」 二字或成絶響。儘管未來或許不再有 「通識教育科」,仍希望閱讀《通通識》的學生關心時事、關心社會 ; 遇到問題時要以不同角度了解事件,毋忘開設此科目的初衷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