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20

開門讀書:記在國安法前的最後一個星期日 亞然

開門讀書:記在國安法前的最後一個星期日

亞然 Tommy Kwan    28/06/2020



    如無意外,國安法這幾天就會立法。李家超說,法在北京立了,即時就會在香港實行,看看月曆,這個星期日應該是香港最後一個沒有國安法的星期日。回看整個立法程序,大致如下:起初,香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中共說,要有國安法,就有了國安法;中共看國安法是好的,國安法就得到了像新華社所說的「主流民意最大共識」。Bravo。


    無論中央政府抑或特區政府,一直都説國安法只針對「一小撮人」 一小撮即是多少?是像每次六合彩能夠中頭獎一樣的一小撮人?還是像香港700萬人、對應全國14億人,0 · 5%這個比例是「一小撮」的意思?不要怕,總之沒犯法就没什麼好怕,對吧?不過什麼是犯法呢?小孩子吃了有毒奶粉,父母出來討回公道,以往這樣的父母在香港的話,不是犯法 ; 高喊平反六四,以往如此高喊的人,在香港不是犯法 ; 書店賣 《中共謊言錄》,以往這些書店在香港不是犯法。那以後呢?


回歸前學者如何想像一國兩制?


    現在我們問「一國兩制還剩下什麼」 這個問題,其實建基於一國兩制本來有什麼 (或我們想像一國兩制有什麼) 的假設之上,到了今天即將進入香港新時代之際,也是檢視當初1980年代不同學者對一國兩制所想像的時候了。


    1998年,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編了一本論文集,名爲《轉化中的香港 : 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是將《二十一世紀》裏面一些談及一國兩制的文章結集出版,文章大部分都刊在回歸之前,不同大學者書寫回歸前夕對一國兩制的想像和觀察,包括關信基、余英時、陳方正、王賡武等等,專欄慣常樓上的老鄰居馬傑偉教授也是其中之一。結集打頭陣的第一篇文,寫「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分認同問題,利用問卷調查,研究居住香港的華人、認同自己是「香港人」或「中國人」,對國家認同、中國、香港以及政制發展等不同範疇的看法。


    有趣的地方,於文章的結論部分。結論最後如此寫道 :「『香港人』的身分認同,並不衍生分離主義。事實上,對香港的認同及對中國的認同,代表着雙重及互相配合的身分認同。香港華人從來沒有提出政治獨立的要求。此外 ,即使香港華人對香港回歸中國心存憂慮,但他們卻從來不質疑中國對香港的主權」。「1997年之後,有數項因素可能會强化香港華人對中國甚至對中國政府的認同 […] 包括 : 香港在政治上是中 國一部分的事實、中國的現代化… …」 。

  

    如此結論,現在回看是恍如隔世,香港和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早已不再一樣。分離主義、政治獨立的要求,今天都已經出現。爲何出現、如何出現,是問題關鍵。是懶惰地歸究於純粹的外國勢力?抑或是低估了「香港人」身分認同對「高度自治」的要求?濫用了「香港人」的耐性?


想再聽「偉大社會學家 」分析


    上面所引的文章作者,是劉兆佳。很想聽聽這位「偉大的社會學家」會如何分析這個問題,不過大前提是,大家真的聽得懂佳叔究竞在説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陳Damon

沙發薯:要你虛偽出術的電視節目 文:陳Damon   31/03/2023     英國特別多問答遊戲節目,晚飯前的時段總有一兩集。人總希望增長知識,而測試個人知識亦是百試不厭的娛樂,所以不難理解為何問答遊戲長做長有,還會不斷有新formula,像Netflix的Cheat。 講...